参与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公布了在建面积的有18家企业,排在前十名的企业中,有8家公布了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总面积,其平均值为92.37万平方米,总面积为739万平方米,占公布的18家企业总面积的43.63%。在百强房地产企业10项一级指标的得分中,“特别评价”和“消费者”两项一级指标得分最高,而节能环保和社会贡献得分最低。这说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虽然对诚信守法经营以及维护消费者关系很重视,但对社会贡献等与自身经济利益关系不大的环节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如何,一方面体现为企业做了什么,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体现为企业让社会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而且要通过披露相关信息的方式接受社会广泛监督。《报告》表明,企业不重视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情况依然普遍。即便在百强房企名单中,也有47家企业没有发布任何有关社会责任的报告;在负面信息披露方面,只有少数企业进行了披露。
为什么房产商不太乐意参与保障房建设?
2011年4月10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北京今年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保障性住房等多个以往政府和国有投资占主导的领域。事实上,对于参与保障房建设,很多民企一直以来都反应冷淡。 今年3月底,作为重庆民企的龙湖地产举行业绩发布会时透露,该公司在北京建设的保障房项目出现1亿元亏损,这无疑给想要参与建设保障房的民企泼了一瓢冷水。 今年3月9日,曾积极参与政府保障房建设的万科集团总裁郁亮表示,目前万科参与的保障房建设,都需要自身投入资金。政府提出的回报率是3%,估计政府也不会让我们亏本的,平均算下来应该3%-5%左右,保障房年均回报率不足6%。
未来5年,中天城投将在贵州省内完成保障房建设投资约200亿元。这是今年以来,第一家与政府签订保障房建设框架协议的上市房企。有预测说,中天城投的200亿元投资或可带来16亿元净利润。 截至3月25日,目前已公布年报的49家房地产企业中,超过70%已经或将要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万科预计2011年保障房开工目标超过200万平方米,今年万科在上海的首次拿地,耗资11.19亿元,其项目类别就是保障房项目。 招商、金地、保利、远洋、绿城、首创等一线房企均将保障房开发纳为2011年战略规划的重点,并积极在全国各地寻求保障房开发项目。
非上市公司绿地集团也透露,2011年保障房建设将占绿地开发总量的30%,累计投资将达500亿元。目前保障房市场规模大,风险低,优惠多,在市场低迷时房企愿意参加此类项目建设。企业参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除了保护基本利润之外,意在建设良好的“政府公关”。目前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参加保障房建设除了能维持一定利润,还能“拉近”和政府的关系。而和政府关系融洽将直接有利于在当地的发展。
3月28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沪深股市所有涉及“保障房概念”上市公司,共计21只。来自Wind概念指数的统计,“保障性住房指数”(该指数概念包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的上市公司)收于1035.78点。该指数从2011年1月27日最低853.58点一路攀升至此。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