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读者致电深圳报业集团地产部新闻热线,反映看房以及买房中的种种问题和看法。本报近期联合深圳中原地产对置业者的购买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有超过2000名置业者参与了本次购房调查访问。同时,记者也就置业者在新闻热线中反映较多的问题进行了跟踪采访。据记者观察,虽然目前市场成交波动较大,整体行情依旧冷清,但置业者对住房问题的关注仍然非常殷切。房价走势、银行贷款以及政策的变化是眼下置业者关注的三大焦点。本文从当前最新的购买群体、房价、政策及银行房贷几大板块入手分析,为置业者买房提供参考。
逾半受访者仍看涨房价
尽管5月以来,深圳房价出现了大幅下跌的局面,但过山车式的成交行情还是让置业者们认为当前的房价是假摔,在此次关于深圳楼市价格的预测调查中,超过5成的被访者认为房价在未来1年内,将有5%-15%的上涨;超过3成的被访者认为深圳房价在未来1年内将上涨10%-15%;认为房价会下降5%-15%的被访者比例不到3成。
被访者认为深圳房价在未来一年内将会上涨的信心表明市场刚性需求较多,并且呼应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另外,市场投资性行为的存在仍将成为影响深圳房价重要因素。
对房价预期仍是看涨,也使得置业者们对限价房的推出表示了很大的认可。“之前只有一个限价房推出,房源还是很少。听说龙华很快也会有限价房推出,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从事IT工作的李先生在中海推出限价房时将信将疑,一直观望没敢出手,但是听说龙华中心区也会有限价房推出,他觉得机不可失。李先生认为,虽然有国家的强力调控,但只是抑制了投资需求,现在刚性需求仍很强劲,而供应还是偏紧。“房价短期应该也不会明显下降,也许一些热点片区还会上涨。所以只要低于市场价,我会考虑出手。”
据记者了解,低总价、高性价比的楼盘最能受到刚需们的青睐。从深圳购房成交量和价格来看,总价100万元左右、月供几千元的小户型以及总价200万左右、80-100平方米的三房居家户型更会受到首次置业者的欢迎。“目前房价仍然处于较高位,对于大部分首次置业的刚需来说,一次到位买房很难实现,要学会取舍。”中原地产华南区董事总经理李耀智认为,首次置业的刚需们可以选择稍微远一点,但交通方便的楼盘,目前关外很多地铁沿线的楼盘可以去关注。
据记者了解,近期深圳成交楼盘的前十名中,1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也是热销的主力。由此可见,低总价和低单价的楼盘更符合刚需们的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的合理消费看,房屋总价为家庭年收入的8~12倍是可承受的水平。工资收入在20~30年的还款期中预计会增长3~4倍,平均下来月供大约占收入的25%~45%。但如果首次消费超出了这个标准,就难免压力过重。
热门行业成刚需主力
楼市的几次强力调控,使得投资型需求渐行渐远,刚需已成为购房主力。据多家中介公司统计,当下的购房成交中,七成以上用于自住和改善型住房的刚性需求。
在此次问卷调研中,2000余名参与者中,26-45岁被访者约占65%。被访者中,从事IT、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人数占55.51%,这些热门行业成为深圳刚需的主力。
家庭人数为3-4人的被访者占比为52.86%;这类被访者的购房需求面积主要分布在61-90平方米以及91-144平方米之间。家庭年收入在30万以下的被访者占总人数超过5成;年收入在80万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占比为5.77%;家庭购车现象已普遍存在,占比为45.77%。从房屋的产权状况来看,自有产权居住的人数比例达到51.39%。可见改善性需求仍然十分强劲。
据调研报告显示,福田区和南山区是被访者置业的首要选择区域,占比超过4成;选择在罗湖区置业的被访者比例为14.03%;调查显示选择在关内置业的被访者约5成;而关外较热门的区域则集中在宝安中心区和龙岗中心城,这与该区域发展建设日益完善有较大关联;随着交通便利,有越来越多的被访者也会考虑在惠州和东莞等地购置房屋,这也与该地楼市不限购有直接联系。
上周末,记者在龙华一个刚刚开放样板房的楼盘踩盘时,发现前来看盘的不少都是在福田、罗湖从事金融、地产等热门行业,以及在南山、坂田从事IT行业的白领。现场一位从事金融工作的林先生表示,如果价格在2.3万/平方米以内,他就会出手购买。
记者综合几家中介机构的调查显示,刚需们最关注的楼盘质素依次为价格、区域、品牌、居住环境、配套等,其中,低总价、大品牌的楼盘格外受到刚需们的追捧。
银行贷款利率波动影响购买决策
近期,不少读者致电深圳报业集团地产新闻热线,反映目前银行的贷款利率似乎有些波动,有的银行会告知客户只有指定的客户群才可以享受优惠,有的银行告知已经提高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近期,也有少数城市个别银行已将首套房的房贷提至四成。虽然目前提高首套房首付还只是少数银行的商业行为,但至少可以看出在紧缩政策下,银行的贷款额度日益减少是毫无争议的事实。因此,缩紧信贷,提高贷款利率则是目前商业银行必然采取的商业行为。
在此次问卷调研中,贷款利率优惠取消对置业者的购买力影响较为明显,比例为31.14%,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置业者还贷能力。而全额营业税的征收影响了二手房买卖,制约了希望购买二手房的置业者,比例为16.22%。
近日,记者就贷款利率的问题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结果显示,深圳已经有工行、中信、农行等多家银行提高首套房房贷利率,幅度在5%~15%之间不等。
据测算,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10%,如按首套房88万元计算,贷款7成为61.6万元,如贷款20年,每月需多付利息253元,如贷款30年,上调后,则每月需多付283元。
银行究竟基于什么样的标准来筛选所谓的优质客户?业内人士透露,银行主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根据买房者的背景。如是否有深圳户口,工作及收入来源是否稳定。“如果是公务员和老师等,我们可以给予适当优惠。”在采访中,有不少银行会对公务员等“优质客户”给予一定的优惠。
其次是看对银行的贡献。如购房者在该行购买过基金、理财产品,或者存款达到一定的额度等,如果是该银行的大客户,那么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也会获得一些优惠。
世联地产研究表明,首套房利率的提高,在限贷政策的打压下,普通首次置业者的需求也将被迫挤出市场,楼市恢复将变得更加艰难。虽然目前提高首套房首付的比率和利率还只是少数银行的商业行为,但其对市场的示范效应不可小视。同时随着紧缩政策的持续进行,不排除会有更多的银行加入这一行列,到时对市场的影响将会更大。
逾半受访者仍看涨房价
尽管5月以来,深圳房价出现了大幅下跌的局面,但过山车式的成交行情还是让置业者们认为当前的房价是假摔,在此次关于深圳楼市价格的预测调查中,超过5成的被访者认为房价在未来1年内,将有5%-15%的上涨;超过3成的被访者认为深圳房价在未来1年内将上涨10%-15%;认为房价会下降5%-15%的被访者比例不到3成。
被访者认为深圳房价在未来一年内将会上涨的信心表明市场刚性需求较多,并且呼应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另外,市场投资性行为的存在仍将成为影响深圳房价重要因素。
对房价预期仍是看涨,也使得置业者们对限价房的推出表示了很大的认可。“之前只有一个限价房推出,房源还是很少。听说龙华很快也会有限价房推出,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从事IT工作的李先生在中海推出限价房时将信将疑,一直观望没敢出手,但是听说龙华中心区也会有限价房推出,他觉得机不可失。李先生认为,虽然有国家的强力调控,但只是抑制了投资需求,现在刚性需求仍很强劲,而供应还是偏紧。“房价短期应该也不会明显下降,也许一些热点片区还会上涨。所以只要低于市场价,我会考虑出手。”
据记者了解,低总价、高性价比的楼盘最能受到刚需们的青睐。从深圳购房成交量和价格来看,总价100万元左右、月供几千元的小户型以及总价200万左右、80-100平方米的三房居家户型更会受到首次置业者的欢迎。“目前房价仍然处于较高位,对于大部分首次置业的刚需来说,一次到位买房很难实现,要学会取舍。”中原地产华南区董事总经理李耀智认为,首次置业的刚需们可以选择稍微远一点,但交通方便的楼盘,目前关外很多地铁沿线的楼盘可以去关注。
据记者了解,近期深圳成交楼盘的前十名中,1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也是热销的主力。由此可见,低总价和低单价的楼盘更符合刚需们的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的合理消费看,房屋总价为家庭年收入的8~12倍是可承受的水平。工资收入在20~30年的还款期中预计会增长3~4倍,平均下来月供大约占收入的25%~45%。但如果首次消费超出了这个标准,就难免压力过重。
热门行业成刚需主力
楼市的几次强力调控,使得投资型需求渐行渐远,刚需已成为购房主力。据多家中介公司统计,当下的购房成交中,七成以上用于自住和改善型住房的刚性需求。
在此次问卷调研中,2000余名参与者中,26-45岁被访者约占65%。被访者中,从事IT、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人数占55.51%,这些热门行业成为深圳刚需的主力。
家庭人数为3-4人的被访者占比为52.86%;这类被访者的购房需求面积主要分布在61-90平方米以及91-144平方米之间。家庭年收入在30万以下的被访者占总人数超过5成;年收入在80万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占比为5.77%;家庭购车现象已普遍存在,占比为45.77%。从房屋的产权状况来看,自有产权居住的人数比例达到51.39%。可见改善性需求仍然十分强劲。
据调研报告显示,福田区和南山区是被访者置业的首要选择区域,占比超过4成;选择在罗湖区置业的被访者比例为14.03%;调查显示选择在关内置业的被访者约5成;而关外较热门的区域则集中在宝安中心区和龙岗中心城,这与该区域发展建设日益完善有较大关联;随着交通便利,有越来越多的被访者也会考虑在惠州和东莞等地购置房屋,这也与该地楼市不限购有直接联系。
上周末,记者在龙华一个刚刚开放样板房的楼盘踩盘时,发现前来看盘的不少都是在福田、罗湖从事金融、地产等热门行业,以及在南山、坂田从事IT行业的白领。现场一位从事金融工作的林先生表示,如果价格在2.3万/平方米以内,他就会出手购买。
记者综合几家中介机构的调查显示,刚需们最关注的楼盘质素依次为价格、区域、品牌、居住环境、配套等,其中,低总价、大品牌的楼盘格外受到刚需们的追捧。
银行贷款利率波动影响购买决策
近期,不少读者致电深圳报业集团地产新闻热线,反映目前银行的贷款利率似乎有些波动,有的银行会告知客户只有指定的客户群才可以享受优惠,有的银行告知已经提高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近期,也有少数城市个别银行已将首套房的房贷提至四成。虽然目前提高首套房首付还只是少数银行的商业行为,但至少可以看出在紧缩政策下,银行的贷款额度日益减少是毫无争议的事实。因此,缩紧信贷,提高贷款利率则是目前商业银行必然采取的商业行为。
在此次问卷调研中,贷款利率优惠取消对置业者的购买力影响较为明显,比例为31.14%,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置业者还贷能力。而全额营业税的征收影响了二手房买卖,制约了希望购买二手房的置业者,比例为16.22%。
近日,记者就贷款利率的问题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结果显示,深圳已经有工行、中信、农行等多家银行提高首套房房贷利率,幅度在5%~15%之间不等。
据测算,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10%,如按首套房88万元计算,贷款7成为61.6万元,如贷款20年,每月需多付利息253元,如贷款30年,上调后,则每月需多付283元。
银行究竟基于什么样的标准来筛选所谓的优质客户?业内人士透露,银行主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根据买房者的背景。如是否有深圳户口,工作及收入来源是否稳定。“如果是公务员和老师等,我们可以给予适当优惠。”在采访中,有不少银行会对公务员等“优质客户”给予一定的优惠。
其次是看对银行的贡献。如购房者在该行购买过基金、理财产品,或者存款达到一定的额度等,如果是该银行的大客户,那么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也会获得一些优惠。
世联地产研究表明,首套房利率的提高,在限贷政策的打压下,普通首次置业者的需求也将被迫挤出市场,楼市恢复将变得更加艰难。虽然目前提高首套房首付的比率和利率还只是少数银行的商业行为,但其对市场的示范效应不可小视。同时随着紧缩政策的持续进行,不排除会有更多的银行加入这一行列,到时对市场的影响将会更大。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