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20日發佈的審計報告,暴露出招商地產(000024.SZ)幾年內公司管理、企業內控、經濟決策以及財務管理中的種種問題。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2007年爭奪南京“地王”而導致1.08億元巨額保證金的損失。
昨天,招商局地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行銷中心總經理王鑽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這一地塊拍地後最終沒有支付而導致損失保證金的原因,是因為大股東核算之後認為繼續開發不划算。”
本報記者查閱招商局網站公告發現,根據招商地產2007年發佈的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瑞嘉投資實業和九龍倉下屬公司實創投資聯合以24.1億元投得南京編號為2007G82地塊的使用權,兩家公司各出資50%。
招商地產這次拿地時,正逢樓市上一輪高峰,是各家地產商搶紅了眼的時刻,導致“地王”頻出。
這塊用地總面積為34.6萬平方米。按照當時成交價格,地塊成交均價接近6000元/平方米,成為當時仙林新區的新地王。
知情人士表示,由於兩公司拿地後,地塊所處位置規劃沒有到位,配套設施等還沒有跟上,按照內部測算,如果按期開發,則很有可能沒有利潤甚至虧損,於是公司決定暫時將土地擱置。
截至2008年12月31日,瑞嘉公司和實創公司未能與當地國土部門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根據南京市國土局公告,2009年12月15日取消兩公司對該地塊的競得資格,沒收競買保證金2.45億港元,並保留追究其相應責任的權利。招商地產因此造成的損失為1.08億元人民幣。
此後,招商地產公告稱,股東雙方已預計到根據專案所在地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有關規定,該地塊有被收回的可能,已交納的土地競買保證金存在不能收回的風險。公司在2008年的財務報表中對瑞嘉公司已交納的保證金全額計提了損失準備(折合人民幣10803.39萬元)。
王鑽表示:“在2010年底審計時,審計指出上述問題後,招商地產下發了一份內部檔《關於加強市場研究、理性拿地的通知》,要求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研究,合理判斷市場趨勢,努力控制風險。”
南京地王“退地”的打擊,讓招商地產嘗到了盲目拿地的苦澀。
此外,審計報告中還指出, 2007年至2009年,招商地產向員工發放旅遊費507.15萬元。招商地產表示已從在職員工工資中扣回2007年至2009年發放的旅遊費388.97萬元,正在追繳41.21萬元,其餘76.97萬元因離職和退休原因已無法追回。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