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收官之战,多空略显疲惫。大盘走出缩量整理、个股涨少跌多的走势。与此同时,两市成交再现“地量”,总量不足1250亿元。不过,昨日银行板块延续前一交易日的护盘作用明显。尽管股指收红,两市个股仍出现跌多涨少格局,上涨交易品种总数不足800只。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4只个股涨停。市场弱势的格局短期内很难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资金面和政策收紧仍然是大趋势
一方面,资金面偏紧的格局短期内很难改变。7月经济数据显示,狭义货币(M1)余额27.06万亿,同比增长11.6%,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和11.3个百分点,增速为2009年3月以来新低。广义货币(M2)余额77.29万亿,同比增长14.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和2.9个百分点,增速为2008年12月以来新低。从央行政策调控的方向上看,银行监管依旧严厉,根据日前央行出台的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准监管的措施测算,从今年9月份到明年2月份,银行体系需要上缴存准资金7000-8000亿元左右,短期内宏观流动性将依然偏紧。
另一方面,政策收紧的放松还不见端倪。投资者对政策微调期待已久,并将其视作行情的重要转机。不过,最终盼来的并非政策适度松动,而是准备金基数的扩大。从近日大盘的弱势震荡来看,该消息对投资者信心构成了明显冲击。我们认为,扩大准备金基数并非管理层进一步紧缩的信号,而是适应流动性管理新形势所采取的必要的制度修正。不过,基数扩大在客观上将对流动性构成明显收缩,而且也将对预期落空的A股投资者带来信心上的不利影响。
目前来看,下半年进一步加息或提准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但从货币当局放缓的可能。我们注意到,前7个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为28.3%,较上个月的累计增幅仅有小幅回落。此前公布的汇丰PMI指数预览值也意味着悲观论无法成立。鉴于短期内经济无忧,而通胀压力依然较大、房地产调控收效甚微,管理层势必保持适度偏紧的政策基调,因此不会放纵流动性的持续宽松。
信用打压 还没有足够的上涨动力
消费股与成长股是增长前景相对明确的板块,也是多数投资者积极看好的领域。不过,估值瓶颈已对上述板块构成明显制约。目前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与餐饮旅游行业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8倍、30倍和33倍,估值提升的空间较为有限。虽然消费类行业将在下半年迎来盈利旺季,但由于前期作为防御性板块已被充分追捧,后市很难大幅上涨。
再看中小盘成长股,其基本面也不支持估值的进一步提升。我们注意到,创业板与中小板指数近两日均跌幅居前。中报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中期净利润整体增幅仅有23%,而目前市场对创业板公司全年增长预期仍高达51%。既然创业板公司很可能达不到业绩预期,其基于一致预期所测算出来的34倍动态市盈率也就不具备参考价值。真实的估值水平可能远远高于该数据。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创业板指数始终无法逾越前期高点。
从估值上看,大盘周期股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板块。不过,目前大盘周期股也不具备推升行情的动力。长期而言,中国经济进入减速周期,周期性行业利润增速也将趋于回落,这决定了主流机构不会战略性布局周期股。短期而言,偏紧的宏观政策及资金面也决定了大盘周期股缺乏阶段性反弹的动力。因此,虽然我们能从盘面上观察到银行股、房地产股偶尔冲高的积极表现,但由于缺乏政策面和资金面上的支持,其反弹行情往往以冲高回落而告终。
综合来看,低估值周期股目前暂无法承担推升大盘的重任,而受投资者较多关注的消费股与成长股却面临估值束缚,因此短期来看市场仍难以摆脱反复震荡筑底的格局。投资者对后市不必过于担忧,但也不宜急于追高进场。建议继续以谨慎观望为主,对消费股与成长股应等待合理的价位把握个股机会,对周期股则应继续观察政策面的动向。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