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中国熊吼声四面楚歌 解密下半年四大关键词

2011年06月18日 14:08  第一财经日报
上证指数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黄婷 张砚 王艳伟 张愎 高文婧 刘田 高文婧 江怡曼 刘田

  上半年似乎特别漫长。

  一季度收获的盈利还来不及盘点,一个猛烈的回抽就让账面财富成为黄粱一梦。“中国熊”的吼声犹如四面楚歌,割肉,还是不割肉?成为股民内心最大的纠结。

  年初机构纷纷预言2011年机会在下半年,当前大盘点位也恰好回到了年初的水平,无论你是手握重金还是被深深套牢,掂量一下下半年的关键词,你找到方向了吗?

  “中国熊”袭来

  一季度即便利空不少,但A股的春天仍旧一片生机盎然。题材股、概念股你方唱罢我登场,高铁、农业、水利、区域、有色金属等板块异彩纷呈。一季报更引发了一波高送转行情,银行、地产股在沉寂过后也盛装出席这场狂欢派对。

  4月18日,上证指数冲高至3057.33点,但由于缺乏基本面支撑,再加上通胀数据恶化,上市公司业绩下滑,3000点的攻坚战终于就此止住。

  随即,央行在年内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月19日,A股终于掉头向下。从4月18日起,A股单边下跌趋势延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跌幅达到12.34%,深成指下跌10.83%,中小板指(6066.054,-70.60,-1.15%)和创业板指更分别暴跌达到14.23%和18.39%。

  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专栏)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示,上半年A股之所以跌幅这么深,主要是估值高的创业板、中小板估值整体经历了大幅度的回调,他们回调影响了股市上升。

  “虽然这些小股票占的市值比重不大,但是它们的数量多,给市场造成了心理压力,虽然其间大盘股上涨了,但却是孤掌难鸣。之后中国概念股的调整和B股的暴跌,都对A股造成了压力。”李振宁说。

  下半年关键词之一:通胀

  通胀压力以及其伴随着的逐步收紧的货币政策,被市场视为A股此轮下跌最重要的因素,而通胀什么时候见顶也成为了投资人判断市场拐点出现的重要根据。

  数据显示,5月份CPI为5.5%,同比创34个月以来的新高。经济数据前脚刚出来,央行后脚就宣布自6月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CPI创新高在意料之中。”广发全球农业指数基金经理邱伟说,而央行自2011年以来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政策重心仍然放在通胀上,短期内紧缩政策将继续维持。

  广发基金预计,6~7月份通胀将达到峰值水平,下半年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紧缩政策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李振宁说,中国的通胀水平已经基本见顶,而且准备金率再度上调的空间也很小,利率也已经变相提高了,货币政策再度收紧的意义已经不大,再调就过头了。

  “国内投资者对紧缩政策的反应也已经过度。”李振宁说。

  关键词之二:经济增速

  “A股这轮下跌的原因,也是因为经济下滑,货币政策调控没有把通胀调下来,反而先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盈利,因此下半年还得看经济情况。”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表示。

  “下半年的关键问题就在于,经济增长放缓可能的调整幅度以及调整时间。”国泰君安分析师钟华也指出。

  国泰君安表示,在三四季度,单季度扣除银行后的净利润增速为负,企业盈利见到重要底部,等到通胀降到3%左右,企业盈利才可能重新增长。流动性下半年也会更为紧张,这将把估值降到15倍PE,也就是目前市场反映的软着陆预期(上证综指2600点以上)。如果是硬着陆,按照2倍PB估值,对应指数 2400点以上。

  李振宁则表示,中国经济保持8%以上增长的时期还没有过去,只要政策稍微有所放松,看多中国的因素仍然没有改变。

  “经济增速软着陆。”中金公司在其2011年下半年A股投资策略中预计7~8 月份可能是本轮短周期去库存消化基本结束,PMI 和工业增加值数据逐渐见底。

  关键词之三:估值

  “估值底”则成为多数机构和投资人看多下半年的最大理由。

  “虽然指数目前仅在2700点左右,距离3100 点左右的高点差价仅在10%多一些,但是市场的整体市盈率中值已经回落至了41倍,与2010 年最低点2319 点时的市场市盈率中值基本一致。”中金公司指出。

  但中金公司同时表示,目前A 股的市盈率中值距离2008 年和2005 年25 倍左右的历史低位仍有一定距离。这可能意味着尽管指数可能下跌空间不大,但很多高估值个股未来仍将有较大风险。

  关键词之四:市场资金

  随着股指的进一步杀跌,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手中的“弹药”也越来越充裕,有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一旦市场情绪达成共识,这些资金都将推动A股出现一波较大幅度的反弹。

  5月以来,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已经逐渐降低。国信证券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3日,普通开放式股票型平均仓位78.73%,偏股混合型平均仓位69.82%,股票型加混合型总体平均仓位则75.64%。

  国信证券粗略估计,偏股型基金可供加仓的“弹药”就达到2000多亿元。股票型基金最高仓位理论上能达到95%,加仓空间16.27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多数仓位上限80%,则加仓空间约为10个百分点,以一季度末6548亿基金规模粗略计算,则可供加仓金额约为650亿元。二者合并后粗略计算,偏股型基金可供加仓的金额超过2000多亿元。

  私募排排网5月份的调查数据也显示,5月份有将近23.68%的私募仓位控制在30%以下,其中更有私募仓位仅为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