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三大证券报财经要闻摘要:
证券时报
我国拟对省委书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署昨日公布了《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期间,在对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进行审计试点基础上,我国拟探索开展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的经济责任审计。
德国财长建议对希腊采取第二轮救助措施
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昨日在联邦议会发表政府声明时说,当前希腊乃至欧洲财政形势仍旧严峻,为防止发生债务违约,必须对希腊提供进一步的救助。但他没有透露第二轮救助措施的规模,仅指出希腊政府须做出更大努力缩减赤字。但据德国媒体报道,朔伊布勒8日在与自民党议会党团会晤时表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措施总额为900亿欧元。
5月全国财政收入再超万亿 同比增34%
继今年1月和4月之后,5月单月我国财政收入再超万亿。财政部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0612.26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2694.6亿元,增长34%。1至5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6820.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349.67亿元,增长32%。
创业板应制定差异化上市标准
在昨日举行的第13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认为,应差异化制定创业板上市标准和监管要求。同时加大对境外挂牌科技公司回流政策扶持力度。
广东将探索建立风险投资股权交易市场
昨日,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在第13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表示,广东将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园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容试点,在探索产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专业性的风险投资股权交易市场。
国美董事会重回11人 王俊洲黄燕虹退出
昨日,国美在香港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股东投票表决通过了全部8项议案,现任总裁王俊洲、副总裁魏秋立以及黄光裕胞妹黄燕虹退出董事局。此外,国美管理层表示,有信心完成全年新开480家门店的原定目标,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非上市门店注入上市公司事宜。
中信证券3.74亿美元入股里昂证券盛富证券
中信证券香港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近日宣布,分别购买东方汇理银行旗下里昂证券及盛富证券各19.9%的股权。中信入股作价相当于里昂的2倍市净率左右,共斥资3.74亿美元(约29亿港元),此外中信方面将分别委派一名董事入主两家公司董事会。这是中信证券于去年5月开启与东方汇理合作进程之后的实质性一步。
张景安: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风险投资
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在第13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表示,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有风险投资的环境,使创新的幼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资本市场在其中是关键因素。
中国证券报
曹仁超:预计三季度A股开始上攻
端午节后,A股市场似乎出现筑底企稳迹象。香港投资评论家曹仁超认为,2700点附近即使不是底部,也离底部不远,预计今年三季度A股指数将展开上攻。
震荡筑底凸显成长股机会
市场底部何时构筑完毕?业内人士认为,目前A股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三底尚未叠加。不过投资者不必过分恐慌,部分成长股在经历大幅杀跌后已进入可投资区域。
奢侈品“东渡” 淘金香港市场
与全球其他市场萎缩相反,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正蓬勃发展。有调查预计,中国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全球各大奢侈品厂商纷纷赶来淘金。
全国小麦收获过半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10日,全国麦收进度过半,已收获冬小麦1.85亿亩,机收比例达80%。西南地区和湖北省的麦收已经结束,大规模的小麦跨区机收正在黄淮、华北平原展开,并由南向北加快推进。
陈炳才:资本项目应先开放本币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三年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在5:1-6:1,企业应该可以适应。为防范跨境流动风险,资本项目应先开放本币或非美元储备货币,而不是美元储备货币。
上海证券报
新股频频破发 三招布局错杀股
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破发情况严重。截至6月7日,沪深两市上市的新股一共145家,破发的就达112家,破发率达到了77%,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新股破发已经成为了“正常现象”,不破发还是不正常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新股的高中签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持续破发意味着机遇也随之而来,重点可从三个方面来选择:1、选股得选时。2、关注中签率的高低。3、关注新股的换手率。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