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连跌理由,水紧信心弱 /林瑞芬
人有相似,走势亦然.近日大宗商品价格全线重挫,从CRB商品指数或油价走势,会发现极其相似,重演2010年5月初的中级调整走势.若历史再一次重演,随後在5月底止跌,经震荡筑底到6月底就完成试底,再重展升浪.实际上,CRB指数在过去10个月以来,有三度出现两三周内下跌约8%的情形,但每次在一个月左右之後又回升至新高,技术走势高度类似.
通过对当前商品价格调整的背景分析,今年次季度与去年同期存在相似的宏观环境及货币政策背景.首先,两次调整都是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担忧之下展开,并对经济前景有忧虑因素相同,如忧心中国经济硬着陆、美国就业前景差.其次,货币环境也有很大类似.去年二季度由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很多刺激措施到期,宽松货币环境有转紧趋势.中国且率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越南、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加息遏通胀,全球货币环境由极度宽松转为中度宽松.而今年全球货币紧缩情况更加明显,亚太区多国今周连环加息,美元QE2也即将在今年6月份到期.
当前,以去年二季原油价由高位作中级回调逾25%计算,今次若以回挫近25%推测,原油价将回挫近86美元.美元反弹暂成商品市场的风向仪,美元周四晚急促从低位反弹,关键是受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于维持欧息利率不变後的言论影响,投资者认为欧洲央行不太可能在6月加息,形成欧元弱美元强结局.美元要扭转积弱情况,还要美国经济呈现强势复苏配合.然而,美国新申领失业人数增至8个月以来新高,市场又解读为经济又可能现弱势,那QE2之後,下半年度美国也无条件加息,美元要持续扭转弱势不是易事.因此,对美元的反弹势,相信只属点到即止,即近技术大阻力位恐怕会遇到阻力而回,依目前美汇指数走势显示,美汇指数反弹首个密集阻力位以76水平作参考.(012)
.................................................................................................................
观望通胀数据,好友伺机反攻 /余少文
大市反弹力度不足,或受商品股下跌所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急跌,累及商品股股价走低,如早前指出及瑞银担心美元反弹,会令油价、金价、铜价、欧元等下跌,因为当中涉及借美元的利差交易,将会对环球股市,尤其有提款机之称的港股所承受的压力更大,中资股即使”平”,也难独善其身,故投资者要继续留意美元走势,不要急于入市.除了外围因素,中国内地经济因素也影响中资股走势.市场关注下周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包括通胀、零售增长、进出口贸易数字、新增贷款、货币供应量等,尤其是通胀因素,因为是人行是否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其中一个考虑因素,例如3月份通胀高达5.4%,便加息四分一厘.至于进出口数字,预期4月份录得42亿美元贸易顺差,或会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幸好美元近期走势转强,以及商品价格下跌,有望抵销人民币升值压力.
其实,预测数字显示,4月份数据或较3月份好转,尤其通胀压力有望缓减,故人行短期未必会加息或上调准备金率.但实际上,希望人行未来数日加息或上调准备金率,因为一旦这个困扰大市的利淡因素出现,反会有助大市回升.此外,不管下周数据如何,国指过去两周合共下跌810点或5.9%,或已反映数据预期.虽然跌幅不似过去动辄超过1,000点,但今次调整时间颇长,除非下周公布的数据较预期为差,否则大市有望反弹.
当然,油价回落,成为航空、航运等股份的炒作藉口,是昨日表现较好板块之一.但航运股首季业绩不如人意,不少更录得亏损,若然博反弹,似乎中国国航(0753.HK: 行情)、东方航空(0670.HK: 行情)、南方航空(1055.HK: 行情)等航空股的吸引力更大.不过,这些股份都只宜短线炒作,加上大市未有明确方向,短炒见好要收.至于中长线,维持等国指跌至12,000点後,才分段入市,目标股份依然是内银股及公路股.(010)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