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财经报摘:国际板或年内推出 5月上调存准预期强

    隔夜国际资本市场

    纽约金价站上1500美元 国际油价21日小幅上涨

受美元大幅走弱、发达经济体债务问题不断以及全球通胀加剧等因素影响,黄金市场“涨”声一片,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21日收于每盎司1500美元以上。

市场交投最活跃的6月合约上涨4.9美元,涨幅为0.33%,收于每盎司1503.8美元,盘中最高价达到1509.6美元。

    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4美分,收于每桶112.29美元。

    21日纽约股市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涨

    在经历了前一个交易日的强劲上扬后,21日纽约股市仍然保持了上涨动力,三大股指小幅上扬,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52.45点,报收于12505.99点,涨幅为0.42%。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7.02点,收于1337.38点,涨幅为0.5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7.65点,收于2820.16点,涨幅为0.63%。

    中国证券报

流动性调控仍面临较大压力 5月上调准备金率预期增强

在热钱流入源源不断,新增外汇占款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央行流动性调控面临着较大的对冲压力,因此5月份再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仍非常大。

3月份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完全有能力实现净回笼,但央行还是在上周末再次宣布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说明,新增市场流动性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市场流动性的最大来源就是外汇占款。从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外汇占款在3月份新增4000多亿,这一数据远超市场预期,成为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的情况下再次提高存准率的很好注脚。

国务院楼市督查组陆续返京 部分城市房价目标“纠偏”

国务院日前派出8个督查组,对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六个省市进行房地产调控专项督查。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1日,各督查组已经陆续完成工作返京,督查结果汇总上报后将适时向社会公开。

目前已有超过600个城市公布了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而目标过于宽泛的部分城市可能面临调整压力。有督查组提出,地方政府在制定房地产价格调控指标时,不能忽视当地居民购房支付能力这一指标,而只参考经济发展目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各地应采取措施确保住房价格调控目标的实现,同时更希望能确保2011年住房价格涨幅低于乃至明显低于向社会公布的控制目标。

    上海证券报

    新版房贷压力测试趋严厉 七城市被列“高风险”

提高测试幅度,圈定高风险名单——新一轮房贷压力测试“加压”。本报记者21日从监管层获悉,新一轮房贷压力测试已经于4月初在各银行陆续展开。据相关人士透露,本轮压力测试增加了住房成交面积下降等假设情形,并提高了房价下降的轻、中、重三种情况的标准。

据记者了解,这三种情形分别是:房价平均下跌30%、利率上调27个基点;房价下跌40%、利率上调54个基点;房价下跌50%、利率上调108个基点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房贷压力测试还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南京等七大城市列为房贷高风险地区,需按照房价较大幅度下跌的条件测算房地产贷款受冲击的情况。

    季报披露数过500 净利润环比下滑近三成

截至今日,两市逾500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报。这些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近三成,但环比降幅达到27%。创业板公司业绩同比增幅高于中小板,但环比跌幅大于中小板。

据上证报资讯对昨晚8点前发布季报的496家公司统计,这些公司一季度总计实现营业收入4138亿元、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30%、28%。超350家公司业绩同比出现上升,占比超过七成。

分行业看,建筑建材、电子元器件、纺织服装三大行业净利润增幅居前。

双汇止“泻” 机构卖多买少

连续两个“一字”停板过后,双汇发展终于等到了大胆抄底的资金。昨天,双汇发展止住跌停之势,收盘较上一交易日微跌0.38%。全天换手惊人,成交金额高达34亿元,位居沪深两市之首,超过9%的流通筹码易主。

巨额成交背后,是机构之间对于双汇迥然不同的操作。深交所盘后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4月19日至4月21日,双汇发展合计买入金额前五的席位中有四家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买入金额6.4亿元。

但买的不如卖的多。深交所的数据显示,在部分机构补仓的同时,也有部分机构夺路而逃。19日至21日间,双汇发展合计卖出金额前五席位都是机构,净卖出金额高达13.3亿元。其中,净卖出金额最高的一个机构席位大举“甩卖”双汇6.3亿元,卖出金额相当于四家买入机构席位的总和。

    经济参考报

    楼市调控“加码”预期增强 地方房价控制目标可能会修改

    在国务院“楼市督查”结束前,西安率先对2011年房价控制目标进行调整。按照此前猜测,中央很有可能尽快开始新一轮政策调整,其中多地房价控制目标将面临调整。

    在已经公布房价控制目标的城市中,西安近日率先进行了调整并正式发布了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量化标准:新建住房价格增长幅度低于当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3.5个百分点。

    除了房价控制目标调整之外,市场普遍认为,此次督查之后,很可能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继续储备政策,楼市调控很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沪渝开征房产税后高端住房“遇冷”

    今年1月28日,备受关注的房产税“靴子”终于在沪渝两城市落地。记者最近在重庆、上海等地调研了解到,房产税开征以及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后,这些城市的楼市低迷,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别墅等高端住房消费遇冷,投机炒房客“却步”,住房消费更趋理性。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提醒,房产税虽然对实施城市的高档住房消费和炒房行为产生抑制作用,但是要警惕和防止投机炒房“热钱”流向没有开征房产税的二三线城市,抬高这些地方的房价,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国际板或年内推出 红筹公司将成主体力量

本报记者日前从相关中介机构独家获得一份国际板草案。该草案显示,证监会将限制第一批发行公司的数量,预计首批试点将推出10家左右境外上市公司完成中国境内发行。

所谓国际板,是指红筹股公司及其他境外公司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A股,因其“境外”性质被划分为“国际板”。

4月21日,记者就该草案内容及国际板筹备的最新进展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求证时,对方表示,关于国际板问题暂不接受采访。至截稿时,记者未能联系到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对此置评。

有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人士曾向记者透露,今年上半年国际板的技术准备工作将全部到位。

包括汇丰、宝洁、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外资企业以及中移动、中海油等红筹公司一直被列作登陆国际板的热门企业。

    抄底澳洲 中石化澳洲抢食两大单

4月21日,中石化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成功获得两个大单。

从2015年开始,中石化将每年从APLNG项目采购43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LNG),为期20年;此外,中石化旗下全资子公司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公司(“SIPC”)还获得了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公司(APLNG项目的实际控制方)15%股权。

受日本地震影响,近期日本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疯狂采购油气等资源,导致国际市场LNG价格已大幅攀升。

    一季度电纸书销量降幅达两成 风骚“苹果派”迫汉王折腰

汉王科技2010年四季度亏损的阴云未散,4月19日,又传来了一季度预亏四到五千万元的噩耗。

而4月21日,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汉王电纸书一季度的销量仅为14.98万部,相比2010年第四季度 19.36万部的销量,降幅高达22.62%。不仅如此,从整个电纸书的市场份额来看,汉王产品销量也骤降至53.03%。

4月21日,汉王科技报收59.65元。与其在2010年5月25日实现的最高价175元相比,已缩水超过60%。

不仅如此,在业绩预亏、股价大幅下挫的同时,汉王科技的部分高管也选择了逃离。记者经调查发现,包括汉王科技总经理张学军在内的10名汉王科技高管,在3月份集中抛售了127.31万股汉王科技,成交均价68.42元/股,累计套现高达8710.67万元。

    第一财经日报

    罗杰斯:人民币应更快升值抗通胀

“现在令人欣慰的是,人民币正向着更灵活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我认为人民币应该像新加坡元一样更快升值,这样才能更有效抗击通胀。”世界著名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4月19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罗杰斯说,中国不能自由兑换货币,导致更多资金囤积,资金没有流动出处,只有投入房地产业中。

对于资本管制,罗杰斯更是直言不讳:“我不赞成资本管制,资本囤积过多,物价遭受上涨压力。”

    菜价大起大落部分滞销 流通费用过高亟待解决

今年1~3月中旬,蔬菜价格高位运行,3月下旬后菜价持续下降,目前部分地区个别品种甚至出现滞销。

据商务部监测,目前,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批发价格平均为3.58元/公斤,已连续3周下降,较3月下旬下降16.2%,较春节期间最高时下降18.2%。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蔬菜价格波动长期的因素,还包括居高不下的流通环节费用。

    个税调整案悬念:是否会继续吸纳民意

新一轮的个税调整,昨天进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阶段。在审议现场,个税免征额、税率、征收方式等依然引起了一些委员的讨论。

不少委员都建议,应尽快推进综合和分类税制改革,以让我国的个税制度更为合理。同时,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监管也相当必要。

本周三,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草案拟将现行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了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使用范围。第一级5%税率对应的月应纳税所得额由现行的不超过500元扩大到1500元,第二级10%税率对应的月应纳税额由现行的500元至2000元扩大为1500元至4500元。

此外,草案拟将减除费用标准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000元。

这一标准在昨天的分组审议阶段也得到了正反两方的意见。有委员认为,3000元的确定依据比较合理,5000元或10000万则没有依据,是拍脑门出来的。

也有委员认为,3000元的免征额仍然太低。有委员提出,目前高收入阶层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而中低收入阶层大量在这个标准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