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浙财经女教授病危急寻“熊猫血”

“作为她的学生,我很希望能为她尽一份力,不管能不能帮到忙,我时刻准备着”,记者眼前略显消瘦的男生言辞恳切。他是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大三保险专业的学生黄元卿,3月29日上午刚刚被血液中心确认为罕见的B型rh阴性血。尽管血型是否完全匹配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黄同学坦言自己将尽力配合,如有需要的话他随时愿意为救助这位金融学院的年轻教授伸出援手。

财经学院体育馆门口两辆献血车前依旧人头攒动。“我是B型血,能帮我验验是不是rh阴性吗?”“我不知道我什么血型,能先抽血查下血型吗?”类似的问句不断重复,省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忙碌而有条不紊的组织着同学们的验血、抽血。

记者从血液中心处获悉,范俏燕的血型为罕见的“熊猫血”(B型Rh阴性ccdee),匹配者极少,汉族人中,rh阴性血的概率为千分之三,B型rh阴性血的概率则低至万分之一,而符合她这一型的更是少之又少。加上其可采用冷冻血解冻治疗的概率很低,所以迫切需要相同血型者提供新鲜血液。目前虽然已经找到几名与其血型相同的志愿者,但由于范俏燕身体内的抗体一直发生变化,之前准备好的同血型血液也可能随时没用,范俏燕的危机依然没有解除。

亲切勤奋的年轻教授

范俏燕1996年进入浙江财经学院学习,在留校担任团委书记期间她念完了学校的在职研究生。2010年,她成功通过西南财经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获得了金融博士学位,晋升为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但在带病完成博士生论文答辩后,范老师因溶血性贫血,加上免疫系统问题,至今已多次病危。

“她大四毕业的时候,我大一,所以她留校当团委书记的时候,我们既把她当老师又当学姐。”高贺是范俏燕以前的学生,在他的印象中,范老师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经常请学生去家里吃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个同学大一大二成绩很差,我们都以为那个同学没什么名堂,但范老师经常和他聊天谈心,到了大四毕业,那个同学被评上了优秀毕业生,还入了党,我们都大吃一惊。”得知范俏燕生病的确切消息后,高贺连忙联系已经毕业的校友们:“我们都希望能帮到教授姐姐。”

“我没有上过范老师的课,但是跟她有过接触的同学都夸她好,在学院里口碑也好,所以很希望可以帮到她。”黄元卿同学说。

微博传递 人人给力 全校动员

范俏燕病倒后,她所任教的浙江财经学院的领导一直关切着她的情况。为随时了解范俏燕的病情,学校也一直与其家属保持着联系。“范老师这几天情况有所好转,但医生说还不能解除危机。”金融学院的张老师说。

为尽快缓解范教授的紧急状况,浙江财经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迅速将消息发布出去,广泛发动学生力量。该校的学生通过人人、微博、飞信等大学生常用通讯工具相互传递,与天津、四川等地网友组成了一支寻血大军,发起了一场寻找“熊猫血”活动,一夜之间数千条“寻血”微博和人人消息被转发。“我阿姨好像是这个血型的,我去问问。”消息发出后不久,一位叫柳玲珑的网友就回复。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内已经有10几个B型Rh阴性血的人主动联系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愿意随时提供帮助。

3月29日上午10点,浙江血液中心的两辆采血车开进浙江财经学院,对该校师生进行血液样本检验筛选。“现场除了日常的献血,一旦发现有B型Rh阴性血的师生,如果他愿意,学校会安排他去天津给范老师提供新鲜血液。”金融学院张老师表示。

财经学院的同学踊跃参与到这一“寻找熊猫血”的爱心大动员之中,近三百名师生志愿填写献血报名报,希望能尽己之力帮助这位年轻的老师。范俏燕的同事、金融学院的徐立平教授,虽已五十多岁,早早来到现场献血。

截至下午五点,浙江财经学院已经有160多名学生成功献血,已经有两位学生被确认是B型Rh阴性,这两名学生表示如果能够匹配的话,一有需要随时会奔赴天津献血救助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