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点评
国务院七措施开展粮食增产行动加强水利建设
目标: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
民以食为天,政府不断加大对粮食供应及安全的关注。
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决定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会议决定,以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为重点地区,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和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实现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全国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
为此,第一,落实播种面积。严格耕地保护,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和规模化种植。引导农民扩大粳稻、玉米、杂粮等农作物生产。
第二,要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发展节水灌溉。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第三,要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
第四,大力开展科技指导服务。
第五,要全力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加强生产、储备和统筹调度,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应和粮食生产用电需要。
第六,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第七,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调动各方面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中央新增支农资金100亿元。
为了实现增产目标,农业部计划大力扶持玉米、粳稻等产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表示,优化结构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信证券分析师毛长青认为,随着中国农业加速转型,行业集中度将提高、盈利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生物农业、装备农业、农田水利将成为转型的受益者。
简评:"十二五"期间对于三农的关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以及农业部等重要机构纷纷发布相关的扶持政策,对于农业、农机以及水利三大板块无疑是长期的利好冲击。国务院七措施开展粮食增产行动,直接针对具有生物育种技术的企业的扶持和农电水利建设的支持。在政策的不断强化下,我国农业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加速转型的阶段,相关的农业、农机以及水利产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印度央行加息25个基点遏制通胀
3月17日下午消息,据外电报道,印度央行(RBI)周四宣布将存贷款利率各提高25个基点,调整后分别为5.75%和6.75%,符合市场预期。
因原油、石油、煤炭价格上涨和制造业带来压力,印度央行同时将3月份通胀预期从之前的7%提高到8%。印度央行还声称将保持目前抗击通胀的态势。
印度央行的举措旨在从需求方面入手遏制通胀压力。2月份该国通胀超越经济学家预期,原因是能源价格与制造业造成通胀压力,与此同时食品价格高企。
简评:印度昨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可以说在预期之内。不过亚洲等新兴国家纷纷开始通过加息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足以体现出新兴经济体目前面临的物价上涨到难以承受的局面。从相关数据以及物价的上涨情况来看,国内通胀压力也不容小;昨日也有消息显示,居民物价满意度调查已到来历史最低点。二月本预测下降的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达4.9%,也是完全超出市场预期。加之近期央行央票的发行,以及央票利率大幅上升,超出市场利率的迹象来看,预计随着日本地震影响减缓之后,在3月底到4月中旬有一次加息行为。
国内60核电机组等待处置投资额近8000亿
"刚刚接到通知,明天检查组就到。"3月17日,一个在建核电项目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审查核电项目之后,各类核电检查组已经开始奔赴各地进行检查。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要求,国内所有在建核电项目都将重新核定安全性,同时所有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核电项目将被暂时停止审批。
综合公开的信息显示,我国目前共有28台核电机组在建,38台左右核电机组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涉及核电机组总数超过60台。
本报记者了解到,国家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安排核电安全大检查,但此次大检查显然让企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不排除有些项目不符合安全要求被停建的可能。"一位核电分析人士表示,核电企业现在更多地是在等待国务院对这次决定作出更细致的安排。
"暂停"不波及在建项目
在较长时期内,我国核电项目基本由中核集团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建设运营。但这几年,陆续有传统电力企业开始逐渐涉足核电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中核集团目前在建核电机组10台,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核电机组超过11台。中广核集团在建核电机组16台,开展前期工作的机组约20台。中电投集团在建核电机组2台,开展前期工作的核电机组约6台。此外,华能集团还有1台核电示范机组已作好开工准备。
本报记者了解到,通常情况下,每台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投资约120亿元,而上述60多个项目中有些还采用了其它投资更高的核电技术,因此这些项目总投资将可能在8000亿元以上,且绝大多数来自在做前期准备工作但已暂停审批的核电项目。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有知情人士表示,核安全规划需要在1-2年方能出台。按照我国每年开工8台机组来计算,建设周期因此延后的核电机组可达16台,总投资可能超过2000亿元。
此外,不排除已经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存在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而要求暂停建设的可能。目前,因此将会受影响的核电机组数量尚无法确定,上述知情人士认为,最终"须视正在进行的核电安全检查的结果"。
不过,一位核电企业人士表示"暂停"措施不会波及所有在建的核电机组:"影响肯定不会这么大。国务院虽然作出了这个决定,但符合要求的开工项目还要建设下去;没做这个决定,通不过审核的项目也还是上马不了。"
本报记者对在建和拟建核电项目采访了解到的情况证实了这一说法,两类项目的现场工作现在还未受到影响。但对于拟建项目来说,未来存在着不小的变数。如果无法通过审核,则此前的投资全部化为泡影。考虑到所采用技术路线和厂址条件等因素,38个拟建项目中必然有项目要落马。而即便是幸存下来的项目,也要承担不小的损失。
一位核电专家对本报记者说:"核电项目建设是一个持续投资的过程,而且投入很大。如果项目满足条件后,仍不予验收,那肯定是要有损失的。"据该专家介绍,我国此前也有核电项目在完成前期工作后很长时间内没有获得核准,造成现场一些基础材料遭到腐蚀,不得不更换。
核电企业已经开始担心这些潜在风险会对其近期发展产生影响。中核集团相关人士透露,中核集团将核电资产打包上市的计划虽然没有改变,但需要寻找更好的时机。而中核集团的相关工作,会在国务院对这次决定作出更细致的安排后进行调整。
简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使得全球对于核电的应用产生了担忧,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核泄漏之后对人身体造成的永久性、致命性的伤害。1986年的核事情使得核电沉静了20年,近期才开始有所复苏。我国作为核电发展的新兴国家,8000亿元以上面临考验。不过核电作为过渡期重要的替代能源,预计该事情对于核电板块短期影响较大,中长期要看政策是否改变。
3月18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中国证券报
QFII追“新兴”弃“消费”
截至3月17日,495家上市公司已经公布2010年年报。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57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QFII身影。对比年报和去年三季报中有关QFII的信息,可以发现,去年四季度QFII比较青睐新兴产业股和部分周期股,对消费类股则有选择地进行了剔除。
套息交易成日元汇率飙升助推器 日本央行入市干预箭在弦上
尽管日本央行自3月14日开始已连续4天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但是仍难抑制日元汇率的一路飙升。17日,亚洲市场早盘日元对美元一度急升至76.51日元,突破1995年4月创下的前期高点79.75日元,达到二战以来最高水平。市场人士认为,日元套息交易的平仓操作,对此次日元强劲走势起推波助澜作用,有“渡边太太”(“渡边”是日本常见姓氏)昵称的散户投资者身影也再度出现。
CPI上半年料见顶 加息或延至二季度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近期受日本地震影响,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但3月份CPI涨幅依旧可能继续升高,今年上半年通胀或将见顶。但目前日本地震影响未消,从宏观角度还难以准确评估其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加息窗口或将在二季度出现。
燕京啤酒等四公司公布分红预案
燕京啤酒公布2010年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2.98亿元,同比增长8.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22.69%,基本每股收益0.636元,同比增长22.78%。公司拟每10股派现金2元(含税)。
上海证券报
央行“十二五”修订法律法规 私募将纳入法制监管
3月17日,央行条法司司长周学东在央行网站发表的署名文章透露,“十二五”期间金融法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放松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不合理限制,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范围,以适应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及强化金融监管的需要。
中东局势动荡 国际油价再度逼近100美元
在中东局势动荡与日本核泄漏风险的跷跷板效应作用下,国际油价周四早盘再度发威。纽约油价一度大涨1.6%,至100美元附近,并带动铜、镍等大宗商品纷纷走强。必和必拓等资源股也在周四的欧洲早盘走高。
同系机构结伴抢筹 新公司股东频现“一家亲”
随着年报披露日渐增多,同系机构抱团抢筹某家小盘次新股的景象愈发明显,由此写就了长青股份、利源铝业、嘉麟杰等一张张令市场“惊艳”的年报股东榜。
浙系资金入场抢“盐” 机构弃“盐”买“新能源”
受日本“核泄漏危机”影响,A股市场各类相关题材表现活跃。但机构对热炒概念存在取舍,龙虎榜显示,昨日机构卖出因恐慌性抢盐风潮而大涨的云南盐化、涪陵榨菜,另一方面,买入业绩确定增长且与核电空调和新能源相关的盾安环境。
证券日报
严控首发比例 遏制上市公司超募
深圳某资深投行人士透露,近期上报的首发项目出现新现象,即多数中小规模发行人(总股本4亿股以下或总股本金额4亿元以下)的IPO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均不超过25.1%。
QFII对ST情有独钟 近七成股价上涨
统计显示,截至3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508家公司公布年报,去年四季度QFII现身于59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累计持股数量为4.54亿股,较去年三季度末下降6431.97万股,减持幅度为12.40%;累计持股市值为71.20亿元,按照3月17日收盘价计算,QFII最新持股市值为7.50亿元,今年以来QFII重仓股市值增长5.34%,而年内上证指数仅上涨3.18%,今年以来QFII重仓股市场表现明显强于上证指数。与此同时,去年四季度QFII对ST股也十分钟爱。
超7成上市公司分红送转 铁公鸡拔毛疑为融资铺路
自2010年年报披露以来,A股市场的分红送转之风刮得比往年猛烈许多。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昨日(3月17日),在已发布年报的495家上市公司中,共有353家公司公布了分红送转方案,并已有24家实施完毕或正在实施,占比高达71.3%。而此前,公布2009年度年报的1751家上市公司中,实施分红送转的为1046家,占比为59.7%,至于2008年的这一比例则为54.8%。
21家公司管理层年薪超千万 房地产与金融保险业居前
数据显示,截止昨日,共有508家公司披露了年报,有475公司公布了管理层年薪情况。其中,89家公司的管理层年薪收入超500万元,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两行业管理层年薪最高。
证券时报
发改委:部分城市菜价涨幅依然较大
发改委昨日表示,受局部地区恶劣天气多发、时段性供求不平衡、流通环节偏多等因素影响,2月份仍有部分城市蔬菜价格涨幅较大。
恐慌情绪蔓延 黄金价格不涨反跌
日本核泄漏事件为全球市场带来了恐慌情绪,但是黄金价格却不涨反跌。显然,只要这种极端避险情绪持续萦绕于市场,投资者就将秉承“现金为王”的信念,使得黄金价格短期内反弹空间颇为有限。
证监会:新设营业部佣金收取“四不准”
中国证监会日前向各证券公司下发了一份《关于新设证券营业部强化客户服务能力和科学制定证券交易佣金政策有关问题的复函》,明确表示要强化对各家证券公司新设营业部客户服务能力和科学制定佣金的监管。
券商发动营业部抢食新三板项目
为抢食新三板盛宴,券商可谓是倾巢而出,最近动员点落在了营业部上。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少数主办券商把眼光投向散布于各地的证券营业部,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抢占高新区的项目资源。同时,为形成有效的激励制度,券商将新三板业务列入营业部的软考核中。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