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三大证券报财经要闻摘要:(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朱从玖:着力提高养老金入市比重(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加快机构资金入市方面,提高养老金投资比重将是未来工作的着力点。他同时透露,年内有望完成发行与再融资办法的制度完善工作,从三个方面推动发行监管改革,并将研究争取把突击入股行为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又见“煤”飞“色”舞 沪指摸高3000点(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昨日A股市场迎来近期连续第五个红色星期一。两市股指高开高走,收盘均创出年内新高。上证综指盘中触及3000.43点的高位,收报2996.21点,涨1.83%。深成指收报13140.88点,涨1.92%。市场再现“煤”飞“色”舞,权重股成为股指上攻的主要动力。(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发改委降162种药品价格 平均幅度21%(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上市公司高溢价关联交易将从严监管(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上海证券交易所今日发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提供了最新注解。指引立足于对现行规则中涉及关联交易规定的汇总,细化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决策和披露的流程,在局部放松管制的同时,进一步全面强化对关联交易的监管。(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资本市场品种要进一步丰富壮大(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总会引投资者“竞折腰”,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用了40个字阐述资本市场,尽管说文字不是特别多,但内涵丰富,昨日做客时报会客室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总监、宏观分析师张新法和渤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认为,新三板、国际板都在探讨并且在抓紧落实中,资本市场品种将进一步丰富壮大。(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油价金价往高走 亚太股市又低头(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中东和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国际油价再度飙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新高,全球股市持续承压。尽管各国准备出招以应对高油价,但经济学家依然担心,全球经济复苏再度面临严峻考验。昨日亚太地区股市多数下跌。(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曾荫权:香港可作人民币国际化实验场(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7日在北京表示,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亚洲、联系国际,并享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在不同领域都可以与内地加强合作,帮助国家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酝酿和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现在是一个重要契机。对中国而言,当前重点是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鼓励人民币逐步“走出去”。 他说,人民币要“走出去”,需要让境外企业与机构可以通过一个人民币金融平台,持有和融通人民币资金。金融市场开放事关重大,必须谨慎推进。香港可发挥“实验场”的角色。(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新三板扩容在即 券商分享亿元大餐(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以目前三板市场企业推荐费平均100万元估算,短期内新三板市场的业务规模将达到1亿。新三板市场扩容在即,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的主办券商将获得更多的推荐费、财务顾问费、融资费以及做市商业务收入,预计首批进入扩容的高新区可为主办券商贡献上亿元的推荐费收入。(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两融需求激增 券商授信扩容加码(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深圳某券商近期已大幅提升其融资融券信用额度,由30亿元飙升至60亿元,提升幅度达100%。上述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该公司向客户审批的信用额度已超过30亿元,公司管理层十分看好该项业务前景,因此将公司的信用额度大幅提升一倍。(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3000关口审批提速 7只新基金上周获批(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3000点关前,新基金审批加速。证监会网站昨日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显示,上周证监会共放行大成保本、工银瑞信消费服务行业股票等7只新基金的发行申请,创今年以来单周新基金募集批文数量新高。伴随股市反弹,近两周获批的新基金达到了13只。(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打通新三板转板通道 遏制“保荐+直投”腐败(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昨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考虑解决新三板公司转板机制建立中的“200人”限制,以打通转板通道;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保荐+直投”商业模式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有关部门也将进行制度完善。(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吴晓灵: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昨日在接受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采访时表示,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种方式,人民币汇率加大弹性最理想的方式是改变单边走向,变为双向摆动。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存在上调的空间,利率市场化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障碍。(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监会:平衡市场供需关系需要顶层设计(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昨日在京表示,“十二五”期间,在规划、平衡市场供需方面,需要顶层设计;特别是在加大资金供给方面,“还是要花力气,要做宏观的设计”。他说,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也需要资金结构的调整,提高养老金投资比重是未来的一个着力点。(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今年财政更积极 预算支出超10万亿(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7日在“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财政预算赤字为9000亿元,比去年减少1500亿元。 虽然财政赤字有所减少,但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仍在加大。预算草案显示,今年财政预算支出总量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0220亿元,这比去年实际执行数增加10644亿元。(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今年进口增幅有望快于出口 单月逆差或现(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7日就促进消费和对外经贸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顺差情况会改善,进口增幅有望快于出口,不排除单月有贸易逆差的情况。(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监会将安排专门通道审核公司债发行(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昨日在京表示,为适应“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的“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要求,证监会将对发行监管体制进行进一步改革。在回答关于发行体制改革的提问时,朱从玖表示,一是有望在今年修订IPO和再融资办法并发布实施;二是在已经改进公司债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间的基础上,将在发行部内部安排专门通道审核公司债发行事宜,并在发审委专门安排发审会审核公司债事项,促进公司债发行环节往前再迈一步;三是在再融资办法的修订中,预计将提出更加市场化的安排,特别是再融资审核监管具备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条件。(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监管部门大力推动 央企整体上市将成重头戏(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监管层将继续规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为,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创新,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其中,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整体上市将成为今年并购重组工作的重头戏。国资委方面也继续力推央企上市,并表态,未来要上市的央企至少要做到主营业务上市,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分拆上市,只拿部分优质资产来融资。(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增值税扩围和资源税改革今年有望取得突破(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一系列税制改革也将助力中国经济更好发展。记者7日从“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记者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将推动增值税、消费税、个税、资源税、房产税改革,并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增值税扩围、消费税范围扩大、个税起征点上调、资源税改革,都将在今年取得突破。(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或上半年出台(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权威人士7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有望上半年出台。该人士透露,国务院已明确,将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下制定包括《“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在内的17个重点专项规划和一批其他专项规划。(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正在制定(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5日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间隙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制定下一步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这一意见年内是否出台尚未确定,但资源税改革一定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朱从玖:建立与融资规模相匹配的资金安排(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7日表示,要建立与“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相匹配的资金安排,鼓励险资等长期资金入市。对于新股发行后续改革的具体措施,朱从玖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定,实行注册制要慢慢研究,但不少课题已在证监会关注的视野之中。例如,存量发行、询价对象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等。(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基金经理、分析师、民间高手们正在证券微博(http://t.stcn.com)谈论投资机会,和他们一起聊聊吧。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