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三大报财经新闻3月4日要点:
*《上海证券报》
24项指标勾画“十二五”调结构转方式
“十二五”期间将设24项主要指标,包括12个预期性指标和12个约束性指标,助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结构、科技教育、资源环境、改善民生等方面。如提高居民消费率2至3个百分点,有望成为重要指标之一。
央行:影响现金投放因素愈加复杂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近日在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影响现金投放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现钞需求预测的难度不断加大。
陈竺:年医疗行业财政投入非常大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表示,财政对今年医疗行业的投入力度非常大,这将有助于民营资本进入高端医疗服务业。陈竺表示,要提高报销率,就必须控制好医疗费用。因此,卫生部今年要将医疗部门的控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郑新立:居民消费率未来五年应提高到5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表示,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未来五年要将居民消费率提高2%-3%的目标太保守了。应该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五年提高10%。如果政策得力的话,五年后就可以提高到50%。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十二五”应突出扩大消费的战略地位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3日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国内贸易发展规划(2011-2015)》的编制工作,突出扩大消费的重要战略地位。他强调,《规划》还要着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分销体系,推动内贸领域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国内贸易的服务水平。
中交集团:重组中房基本完成 择机注入上市公司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纪昌表示,中交集团对中房集团的初步重组工作即将完成,重组后的中房集团将于3月6日挂牌。下一步将择机将中房集团的资产注入旗下上市平台,实现整体上市。他同时表示,因为内部情况复杂,中房集团下属两个上市公司ST中房和ST重实和相关资产处理还未完成。
高端火车车轮率先开启钢铁“十二五”新方向
在普通碳钢已经多年面临产能过剩、且品种重复率高的情况下,具有高技术门槛和高附加值的钢产品将有望成为接下来的业绩突破点。上海证券报昨日获悉,高端火车车轮将有望率先成为在年内即获得技术认证、实现量产的品种,并为相关企业带来可观收益。从业内获悉,目前参与火车车轮高端产品研发和试制项目的有三至四家企业,其中研发进度最为领先的是马钢股份。
证监会会计新规厘清股权投资收益
证监会日前发布《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由于被投资单位增发股份、投资方未同比例增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的,持股比例下降部分视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按新的持股比例确认归属于本公司的被投资单位增发股份导致的净资产增加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新规厘清股权投资收益,相关公司净利或大增。
*《中国证券报》
2月新增信贷锐减至6000亿以下
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威力已经显现。消息人士3日透露,2月银行业新增信贷在6000亿元以下,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贷款分别为550亿元、700亿元、470亿元和450亿元,合计低于2200亿元。
“十二五”新股发行将向注册制过渡
一些两会代表委员向中国证券报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逐步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据透露,目前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正在研究制定中,这一内容有可能写入该“十二五”规划。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在询价、定价、研究、发行承销等过程和环节上坚持市场化导向,放松管制,加强监管,安排好机制设计、制度规范调整和具体实施。
陈东征:先解决创业板退市再解决转板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3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创业板退市制度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先解决创业板退市问题,再解决转板问题。个人参与新三板投资的门槛,不应该比创业板低。
邵宁:国资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试点没有时间表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3日表示,国资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试点没有时间表。邵宁曾表示,未来央企将以主营上市为主,不再鼓励分拆优质资产的上市行为,未来十年,央企将成为“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业内人士分析,所谓的“干干净净”,即国资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但鉴于国资股权结构的复杂,这一试点工作的推进尚面临诸多问题。国资委方面也承认,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工作“探索性很强”。
李毅中:大型企业应加大直接融资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3日表示,应该鼓励大型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加大直接融资比例。此外,“十二五”一定要吸取“十一五”节能减排过程中出现拉闸限电等极端情况的教训,合理安排减排指标。
阎庆民: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3日表示,利率市场化现在时机成熟。在商业银行盈利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应该尽早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如果总是维持商业银行合理的存贷利差,这不利于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对于各界关注的保障房的资金来源,阎庆民指出,保障房的资金应该是几方资金参与。首先是财政资金,在1.3万亿的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中,中央财政应该拿出约1000亿元,而将余下资金要在省、地、市、县级行政主体间进行分摊。
易纲:人民币有成为储备货币潜力
周四的金融时报刊登易纲为《伟大的博弈》一书作的新序中称,全球的投资者为什么愿意持有某种货币并在某个市场投资,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收益、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中国市场和人民币完全有这个潜力。
亿元卖单“秒杀” 长江证券疑遭暗算
增发前夜,近期走势平稳的长江证券尾盘突然跳水,885.5万股大单瞬间将其股价从12.75元砸至12元,大幅低于12.67元的增发价格,将主承销商东方证券逼入可能包销76亿元的窘境。消息人士透露,上亿元卖单均出自一位个人投资者之手,该投资者坚称“不看好业绩和增发”为抛售唯一原因。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该投资者尾盘三分钟抛售损失达700余万元,为自残行为,有恶意操纵股价的嫌疑,背后的故事并非如此简单。
北京楼市限购令升级 暂停部分集体户口购房
目前北京市已经暂停对购买人为在校生集体户口和以公司名义购房的行为办理过户。另据媒体报道,自3月1日起,北京市丰台区已对包括单位集体户口在内的各类集体户口全面限购。
欧洲央行暗示四月可能加息
欧洲央行3月3日宣布,继续维持基准利率于1%的历史低位不变,这是该行连续第23个月维持利率不变,此举符合市场预期。但该行行长特里谢表示,不排除在四月召开的议息会议后加息的可能性,具体情况将取决于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受此影响,欧元汇率随即大幅上扬。
“十一五”全社会固定投资逾92万亿
国家统计局3日发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922889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5.5%,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较高的一个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7.9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万亿元,年均增长18.1%。
*《证券时报》
新三板扩容制度设计已初步完成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局长江连海昨日表示,新三板扩容正稳妥推进,规则制度设计已初步完成,将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发布实施。国际板何时出台则尚无时间表。就发行制度改革,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继续研究主承销商配售权、存量配售问题,待市场条件成熟时择机推出。
商务部强化外资创投股权投资审核管理
商务部昨日发布《关于外商投资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服务业领域外商投资的审核管理,对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及管理等涉及大额资金流入的行业,商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严格审批,与同级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向商务部报告。对于外资投资的上市公司,通知规定,境内上市的外商投资股份公司批准证书应记载外国投资者及其股份,如外国投资者减持股份变动累计超过总股本的5%,需向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批准证书变更。
中国人寿:将以股权投资形式进行海外资源类并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昨日透露,中国人寿目前确有以股权投资形式进行矿产资源行业并购的意向,具体方案还需监管部门审批。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