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微”观财经

  栏目主持:邓飞   合作媒体:腾讯微博       【楼市调控】       新闻源:按新“国八条”要求,各地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近一个月来出台细则的城市不到10个,且多地限购细则与户籍挂钩。    任志强:华远集团总裁    北京是北京户籍人口的北京,还是中国人的首都?北京人不在菜产地纳税,是否不能去买菜?不在南方纳税,是否不应南水北调?迁徙权是人权中的重要组成。    吕随启:北大证券研究所所长    马光远(经济学家)认为,北京限购令最大的歧视并非限购本身,而是已经交了5年税却依然不能享受北京人的待遇。限购的本质是抑制投资、投机,让房子回归居住的功能,一个在北京无工作,又不居住的人,在北京买房的合理性何在呢?这话有道理,值得强调的是,限购令不管多合理,无疑都是权宜之计,退出是迟早的事。    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    房地产的事,一来超越中国发展阶段需求和水平,二来是金融危机预警风险点,三来是过热经济的焦点,值得警惕和改变观念,而不是简单的好与坏的争论,是必须应该重视的金融危机焦点。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国家导火索都是房价,我们应警惕和防范。    陈宝存:房地产评论员、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副秘书长    温州制造业空心化成趋势,不做实业炒股炒楼。过去十年,温州的投资率一直徘徊在35%左右,远远低于浙江省的47%和全国的67%。2010年上半年,人们印象中“不差钱”的温州,投资增速全省并列倒数第二,总量是杭州的25.7%、绍兴的49%。估计温州民间闲置资本已经达到8000亿元左右。    杨乐渝: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    与其说新出台的“京八条”是一项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如说是北京市政府利用房地产调控进行城市人口调整的政策,是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已超越极限不得已采取的措施,本质是中国式的资源配置模式、中心城市化模式、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矛盾集中爆发的效应,是长期不进行制度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后果。    评上评:周围有很多年轻人在他们双方的父母百年后可以继承2~4套房子,还有一个人单在北京CBD区域就有10套房子,靠吃租金生活。这次所有的调控政策似乎都是针对增量房,存量房也应该纳入调控范围。       【宏观经济】       克里斯托夫金:斯坦福全球战略中心合伙人、哈佛商业评论特约撰稿人    期待国内出一批独立、理性、操守的立体型经济评论家。经济增长引发紧缩货币政策,央行调息每天考量经济是否过热、温和、过冷?若跟着调息舞步转,非转晕不可。期待国内出一批独立、理性、操守的立体型经济评论家,客观解读金融财政政策,拒绝随波逐流,误导大众。    李迅雷: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    货币紧缩政策将提前收兵。M1大幅跳水意味什么?1月份M1增速为13.6%,比年末21.2%陡降。M1增速与企业活期存款增幅有很大相关性,1月企业存款增速从18.2%下降至12.6%,这是否意味着企业流动性开始变差,尽管2月份M1会回升至17%。预计工业增速环比继续下滑,或能印证“货币紧缩政策将提前收兵”。存准和加息2+2后就一马平川了。    评上评:一旦货币紧缩政策提前收兵,现在紧锣密鼓的房地产调控必将受到影响。复杂的现实一如既往地考量着怎样在保民生与促增长方面实现平衡。       【微观看点】       新闻源:2月11日晚,58岁的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被有关部门带走,刘志军力推的高铁建设再次引起巨大争议。    叶檀:财经评论员    高铁加地铁建设狂潮可能让中国破产。    评上评:据说国外投入运营的多条高铁线路中,仅有东京至大阪和巴黎至里昂两条线路实现盈利,看来高铁亏损并不只是中国特色。我国地铁建设因为有很强的区域性,很多城市把地铁建设与政绩相连,在地质结构并不适合建设地铁的区域也盲目开建,必将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