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电子商务现在正是到了泡沫期

网易财经讯 2011年1月,网易《财经会客厅》专访京东商城CEO刘强东。2010年岁末,电子商务图书市场掀起价格大战。京东商城率先以每本书比竞争对手便宜20%的承诺出击,惹来当当网投入4000万元做促销,而后卓越亚马逊参与混战,甚至就连国美、苏宁的网购平台亦下场过招。然而,作为中国电子商业行业的领袖之一,京东商城虽于2010年规模超过百亿,但却未进入盈利时代。到底京东商城为何会发起这场价格战?亏损因素又在哪里?未来的行业走向将会如何?

价格战并非事先计划

2010年年底,中国的B2C领域不断传来重磅消息。12月8日, 当当网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12月10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通过微博宣布,每本书都比竞争对手便宜20%。同日,当当网CEO李国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一切价格战的竞争者,都会采取报复性还击。12月16日上午,当当网宣布斥资4000万元进行大幅促销活动,并将促销范围扩大至京东商城赖以起家的数码3C领域。当天下午,京东方面又传来砸出8000万元搞促销的消息,并且促销范围涵盖图书、3C、日用百货等11大类。至此,京东商城与当当网的价格战全面打响。

网易财经:在12月10日的时候,你在微博上说,每本书都要比竞争对手便宜20%,后来京东确实做到了。后来很多人网上买的时候发现说,虽然京东有20多万本,但是很多书我们买不到。很多人就说,觉得这个事情会不会是京东的一个炒作,是事前你就计划好的。你怎么看?

刘强东:这肯定不是的。这只能说我们最初对我们书的销量预期太低了,也就是说实际的销量远远,五倍于我们当初的预期,导致我们备库不足。所以大家看这段时间我们京东商城每天都在疯狂地备库。我们平均每天都增加5000个SKU(种类)。其实最初便宜20%这个事,也不是策划好的,也都是在,完全都是在预料之外的事情。算是无意当中,误打误撞上吧。

网易财经:这次事件在行业内很多人评论,很多人说,说京东这个时间点的选择,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这个不好的地方就是说,因为京东图书(频道)刚上,很多京东的仓储可能没有跟上。有些消费者买之后,买不到,那么他就抱怨了。或者我买了之后配送的速度做不到那么快,他也有抱怨了。这个观点您认同吗?

刘强东:我们非常认同,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抓紧丰富我们的品种,加快备库。同时我们现在每天都在招人,希望补充我们图书仓的工作人员,希望尽快把图书的购物体验能够做到像京东3C一样那么好。

亏损来自于投资

刘强东,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在北京中关村创办 了京东公司。京东公司最初主营光磁产品,受2003年 “非典”的影响放弃了扩张连锁店的计划。到 2004年,京东进入了电子商务领域,创办 “京东多媒体网”,而 这便是京东商城的前身。自此,京东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并创造了每年增速都超过300%的奇迹。到2010年,京东商城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102亿元,成为首家破百亿规模的网上商城。不过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京东商城还未进入盈利时代。

网易财经:您说过,我们不盈利,但是我们有盈利能力,我的亏损是控制在可预期的范围内。我想听您讲一讲,您觉得“这个可预期的范围”指的是多大,或者多大比例?

刘强东:第一就是说,我们所谓的亏损,可以说绝大部分来自于投资。如果我们停止对未来进行巨额投资的话,我们就不亏损了。比如我们建一个仓库,我们从选仓库到租赁、到装修、到配置人员、培训,全部下来大概一年的时间,仓库才能够正常地运营和运转。比如图书仓也如此,我们准备了一年。这样一来,就是说你为一年之后进行投资的这些钱,但是你当月就要开始进行摊销,由此带来的你的财务成本就说是比较高。所以这是我们亏损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就说是,我们亏损的额度和我们账上的现金情况相比,那可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个。也就是我们亏损完全是在我们公司财务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同时我们第三轮融资其实是远远超过五个亿美金的。当然只是说具体的详细情况,我们会跟着我们的投资人,在春节之后会联合召开详细的一个介绍会,到那时候给媒体朋友提供详细的资料。

网易财经:很多传统的零售商,有些人的观点就跟你不太一样。比如说我们上次采访苏宁的副董事长孙为民先生,他就跟我们提到说,“他说不盈利的事情我是不会去做的”。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刘强东:这个我觉得可能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时期所面临的环境和公司的诉求,战略诉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尊重孙为民先生的说法,在苏宁他必须这么做。但是对京东来讲的话,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需求和战略上的选择,所以二者无法进行一个直接的类比。

网易财经:都是一个零售行业,一个在线下,一个在线上,它区别到底在哪儿?为什么说他必须就盈利才能做,我们就可以亏损继续做。难道不都是零售行业吗?

刘强东:其实苏宁在上市之前也是有亏损的,并不是从成立来看都是可以赚钱的。而且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在某个阶段的时候都会面临着亏损的情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只是京东,搜狐新浪上市之前,包括网易上市之前,我相信其实都是有财务亏损的。但是这个财务亏损,只要你能够达到你的战略目的、诉求,那么将来会有无数倍的回报。

网易财经:就是从模式上来讲对电子商务,可能很多公司都是物流先行,需要很大的投资,这故事大家都是讲得明白的。有没有说真正做过一些财务模型的核算,有一些模型来支撑说,我们真的可以预期说,等我们到达一定的规模,我们真能可以把那么多的那些这个巨额的投资给摊销掉,能够实现财务上的盈利?

刘强东:当然了,我们财务每年都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我们也聘请了普华永道作为我们的审计师,他们也会给我们提供很多财务方面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投资人,每一轮投资人其实背后都有非常庞大的一个财务分析团队。他们也会对我们的模型进行不断地分析,大家的结论是一致的。而且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本身就存在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像Amazon,它连续亏了七年,但是只用两年的时间,把过去七年亏的钱就能够全部赚回来,我相信京东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

网易财经:前几天您也讲过,说京东的规模的问题。因为京东2010年是100亿,明年是240到260亿之间,您专为一个500亿而说的,说500亿之后京东就安全了。你觉得这个我们现在这个不安全因素在哪儿?为什么这个500亿我们就比较安全?

刘强东:其实任何一个公司,任何时候都不能说安全了。我当时用的词是说“相对安全”,或者叫“规模安全”。就是从规模来讲是安全的,但是如果要运营执行不到位,或者你的新的战略错位的话,都可能导致重新失败。所以规模的安全不代表公司绝对的安全,这个我觉得很多媒体的报道的时候,可能在关键一个词少了之后,意思可能有很大的偏差。我并不是说一家公司过了500亿就一定是安全的,永远就死不掉了,永远就一定能赚大钱等等,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说作为我们零售行业来讲,如果你能做到500亿的时候,那么你的现金流,你的供货商的谈判能力,你用户的影响力这三方面都达到了过了一个点,从这种规模效应来讲的话,是过了一个比较安全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