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微”观财经

【房价与物价背离则意味着楼市泡沫?】
  
   新闻源:1月10日,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指出,日本与美国的例子说明,当房价与物价背离时,则意味着出现了楼市泡沫。《商界评论》主编李彤则回应指出,中国的高房价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泡沫来解释。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果房价与物价背离,则意味着泡沫。美国长期房价与物价高度一致,2008年前几年严重背离。从1970年开始,一直到80年代初,日本的全国综合地价指数上涨与CPI增长相近。而在日本房地产泡沫期间,全国综合地价指数大幅度超越CPI增长。全国综合地价指数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重新回归CPI的涨幅,甚至还更低。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到1980年,日本全国土地的总价值与GNP的比例一直稳定在2~3。而在房地产泡沫期间,这个比例大幅度上涨,远远超过历史平均水平,最高达到5.6左右。而泡沫破裂之后,这个比例又回到了2~3的范围。
   评上评:中国老百姓是大火两头烤,CPI烤着每日的饭桌,房价烤着安居的梦想。
  
  【重庆房产税本质之争】
  
   新闻源: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加强财税调节,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
   杨乐渝,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
   重庆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本质上和土地增值税是一样的,不是房产保有税,更不是物业税。
   牛刀,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
   重庆对高档房开征房产税,要看怎么开怎么征?高档房这个定义不明确,而且违反房产税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机制的原理,从这个机制上说,房产税应该针对多套房产分别课以重税,否则,就成了象征性的对超级富豪收一点点小税,起不到房产税开征的作用,收不到房产税应有的效果,顶多是一场新的作秀。
   评上评: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又实现稳定增长,达到近8万亿元,到底是藏富于民好,还是藏富于国好?
  
  【民生银行食言再融资惹专家网友怒批没信用】
  
   新闻源:民生银行食言不再融资,在2011年第一周发布公告,拟增发A股集资约214亿元。
   牛刀,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
   7日,民生银行公告A股定向募资,增发对象为由史玉柱控制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等7公司。7日夜间,史玉柱就此事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感受,这次增发消耗完巨人投资的现金,共65亿,失去再投资能力,“俺该消停了”。我认为史玉柱是精明的,一是民生银行还有价值,二是实体产业前景灰暗。
   评上评:融资做强做大是利好,市场抽血是利空。看来两头兼顾还真难。
  
  【2011年央企上演整体上市大戏】
  
   新闻源:国资委力推16家央企今年整体上市,而刚成立的中国国新控股“国新控股资产管理”将成为央企整体上市的推进器。
   华生,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长
   整体上市有三大好处:有助于厘清上市公司与出资人的关系;有利于上市公司分红有效到达持股人手中;减少关联交易,增加信息透明度。央企整体上市的一系列动作,体现了国资委试图理顺出资人与上市公司之间关系的态度和决心,但其实此事证监会应该更积极才对,因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更大更直接。
   张新文,北京市证监局局长
   央企整体上市有利于国资委整合资源,减少国有资产流失,从证监会层面看能减少同业竞争,有利于市场规范。多方位的监管必将提高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监管的力度,减少投资失误,有利于保值增值。但央企在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要避免形成垄断。
   评上评:能解决更多就业岗位和更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却面临诸多困难,融资难、贷款难、上市难、发债难、引入风险投资难、股权交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