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星河生物股价频频异动 河南10亿投资悬疑

网易财经1月6日讯 在榨菜、味精、火腿等一些列公司叩响创业板财富之门时,生产蘑菇的上市公司星河生物再次以138倍的发行市盈率创下A股历史新高,这只新股同样也是只“星”股,从2010年12月9日上市至今,以累计71.83%的涨幅远远跑赢过大盘60.97%。

同样,这只表现抢眼的“星”股也集众多故事与一身:生产蘑菇被披上了“虫草”概念,上市首日就有4家机构抢筹近过亿,在全年净利同比增近97%-121%的业绩预期下,夹杂着市场频频而起的传闻,这必然引来机构的疯狂唱多和游资的热情炒作,然而,在股价一步步透支基本面的背后,从传闻频起到市场热捧,这背后或许是另一场别有故事的“阴谋”,而诱发这场“阴谋”的故事却是一纸有着澄清和利好两个面孔的双面公告。

“双面”澄清公告

1月4日,在2011年的首个交易日,星河生物大幅高开后快速冲至涨停,随后在午间公司发布澄清公告称,媒体有关公司投资10亿元在河南建设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的报道不实。

据当日澄清公告,2011年1月4日,大河网-河南日报《“辉县人民干得好” 再续新篇章——辉县市加快建设豫北地区中等发达城市》一文对星河生物报道称:“最近又吸引了广东星河生物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

星河生物表示,此传闻不属实,拟定项目注册资本为100万,并称目前在河南省建设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项目目前仍在筹备中,后续的投资计划与投资进度以公司的公告为准。

炒作之风再度袭来,传闻中的10亿投资大幅缩水至100万,然而这丝毫不影响游资的热情,在早盘强势冲至涨停之后,星河生物午盘继续封死涨停。

从当日交易的龙虎榜席位来看,光大证券宁波解放路位于买入之首,抢先买入496万元,安信证券深圳福华尾随其后,买入431万元,而卖一席位为东海证券上海花园路,累计卖出561万元,卖二席位为第一创业证券佛山同济路,共计卖出316万元。

1月4日晚间,星河生物再度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在河南设立新乡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议案,按此议案,拟定注册资本为100万,暂预计总投资额不超过1亿元。

1月5日,星河生物继续高开,盘中曾一度冲至67.48,现涨5.8%,然因大盘技术性调整,星河生物随后一路低走,成交量则是成倍放量。

从当日交易席位看,该股总成交为1.9亿,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全是游资,累计买入2300万左右,占总成交量12%,买一席位的是中信建投北京马家堡西路共买入700万,占总成交3.5%,与此同时,排在卖出榜单的前五位中有两家机构总卖出1200万,占总成交的6%,而卖一席位的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只是卖出683万。

“从今天的放量来看,很大因素是利好消息出尽后,价位已攀至较高,机构在获利之后卖出了结,但同时接盘的游资实力相对较小。”1月5日收盘后,北京某券商营业部经理向网易财经分析到。

利好涉嫌提前泄露

事实上,就在1月4日午间发布澄清公告之时,网易财经就注意到在当天论坛、股吧中很多中小散户都表示对此投资传闻“从未听闻”,“只是澄清后才知道”,那作为上市公司对经营影响重大的投资,星河生物为何不直接发布公告,而是在地方媒体爆出之后才做澄清呢?这则投资利好又究竟是从何时就已走露风声呢?

“我们是1月4号在交易所监控到公司的相关报道之后就迅速做了澄清公告”,1月5日,网易财经致电星河生物董事会办公室,一位女性工作人员称。

“当时媒体(河南日报)报道的是我们要投资10亿,这个数字和我们预期的100万相差太大,交易所要求我们做出披露”,上述工作人员解释称。

该工作人员也告诉网易财经,在河南辉县的投资一直是意向性方案,在媒体报道之前该方案尚未经过董事会审议,“目前也还是在筹备阶段,后续相关的进展我们都会在公告中予以披露”。

然而,根据网易财经获取的一份河南辉县市市委书记崔学勇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稿发现,早在2010年12月27日,星河生物在河南投资建立食用菌项目的事宜就已在本次讲话中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