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2010年12月号列出了全球思想者都在关注20本图书名单,我把相关链接发给了知名财经出版商湛庐文化的总经理陈晓辉,他很骄傲地介绍说,这20本书中有4本书的中文版权被他们获得。这4本书分别是:2009年已出版的《未来是湿的》,2010年最受瞩目的财经书《大而不倒》是2010年,以及2011年初将面市的《阿图医生》和《看不见的大猩猩》,湛庐文化可自豪的作品还有很多,2011年订货会前后,他们公司在微博上力推的是《富可敌国》2010年《金融时报》与高盛最佳商业图书入围作品。如果能把湛庐文化的收成当成财经出版全年收成的一个缩影的话,那2010年是美妙的一年,好书不断,叫声连片。
就我个人观察,每年都有十几本甚至几十本财经书值得翻阅,只不过肯花时间看财经书的人远比看电影的人少,因此大多人都一致认为优秀财经太少。依我看,2010年财经出版有两大支柱,两个亮点,当然也有1个明显缺憾之处。
两大支柱:金融危机类书、商业传记
2010年延续了2009年、2008年的出版热点,以金融危机为题材的作品最为突出,《大而不倒》、《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贝尔斯登的兴衰》、《史上最伟大的交易》等就是代表。
一定要揪出金融危机中获益的群体和个人,我认为,出版金融图书的群体就是其一。我曾归纳下3年来引进版金融书的出版路线图,也算给金融危机类图书分门别类,便于选择阅读。
2008年以来,市面上有近百本金融危机类图书。金融从业人士的反应最为迅速,《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中文版2008年)占了先机,是最早一批揭示次贷危机的著作之一,作者理查德•比特纳曾有14年抵押贷款业从业经验;《恐慌害死熊》(中文版2009年)占据情理的上风。作者比尔·班伯是贝尔斯登的普通员工,他讲述了贝尔斯登走向破产,最终被廉价收购的那段日子,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当时的煎熬与痛楚。
名家大作接踵而至:罗伯特·希勒新作《终结次贷危机》、保罗·克鲁格曼新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碰撞:世界金融新版图》(获《金融时报》-高盛2008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等,这些都是2008-2009年引进的著作,也是市面上较为畅销的图书。
进入2010年,金融书的代表《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贝尔斯登的兴衰》、《常识之败:雷曼背后的金权角逐》的作者分别为: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贝尔斯登前任CEO艾伦 C·格林伯格、前雷曼兄弟公司副总裁劳伦斯·麦克唐纳。相较于学者学究型推理,这些大人物是真正的参与者、操纵者,他们讲述的故事有细节,有现场感,阅读时更让人激情澎湃。
除了以上提及的员工反思类作品,投行大佬的力作和顶级金融专家的专著外,2010年出版的金融危机类图书(指中文版的出版时间)中记者调研类的著作尤为醒目。《大出卖:30年华尔街金融阴谋》、《大而不倒》便是代表,它们代表了资深行业记者对此次金融危机全景式记录的水平。总揽全局,还原整个金融危机爆发过程,现场感与多方权威理论的融合,这类作品只有跟踪几十年的行业记者才能做到。
金融类书还有很多,《被误读的金融》、《金融大崩坏之后的世界变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何帆教授所著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
商业传记一直是经管书的亮点,2010年也不例外,它是2010年最可看财经书的第二大支柱。传记能囊括管理、产业、创业、励志等话题,一直是经管书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2010年代表著作有:《三双鞋:美捷步总裁谢家华自述》、《一个人的帝国:默多克的隐秘世界》、《Facebook效应》、《谷歌小子》、《价值观的力量》、《超越商海:约翰·布朗自传》、《稻盛和夫自传》、《高盛帝国》等,这些商业王者打造各自帝国各有其道。
创业是一种激情犯罪,时下最新潮公司Facebook及谷歌都有各自的传记在2010年被引进。翻看《Facebook效应》与翻看《谷歌小子》时有同样的感触。你很难想象传记主人公们是伟大公司的缔造者,他们都在20几岁即创下亿万身家,并受到无数创业者的膜拜。但如果你发现他们创业后不久,就聚拢了一大批商界精英作为顾问,并主动去学习,了解商业规则、谈判技巧、管理之道,关键还在于聘用旧世界中的精英,你还会有类似陈旧的观点,认为他们不能领导新世界吗……
惠特曼是很棒的职场榜样,自传《价值观的力量》无疑就是一本很好的励志读本。惠特曼从大公司的白领快车道,转轨到有着更强创业色彩的企业家,而以公共服务作为自己人生的下一段,《价值观的力量》一书体现出重视计划、拥抱变化、不懈怠、算大账是惠特曼的成长秘诀。《一个人的帝国:默多克的隐秘世界》也是2010年出版的不可多得的经典商业传记,堪称默多克传记的最佳范本。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