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远香 张荣旺
回首2010年的A股市场,“黑天鹅”是一个关键词。
何谓“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这个当成是真理般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澳大利亚的第一只黑天鹅被发现而崩溃。后来,人们就用黑天鹅来形容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
2010金股变熊股
2009年12月,受2009年A股涨势如虹的走势影响,券商、基金、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对2010年的股市信心满满。他们预测上证指数将在2600~5000点之间运行,其走势是“前高后低”,重点看好金融、地产、煤炭等大盘蓝筹推动的跨年度行情。
但2010年一季度,金融、地产以及石化双雄等权重股集体下跌,而以医药、消费、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中小盘个股走出独立的上升行情。进入二季度,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A股演变为全面下跌,很多中小盘个股跌幅超过30%,就连最强势的医药股也大幅补跌。
6月30日,是2010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这天,上证指数更是以失守2400点的方式结束2010年股市的上半场。至此,A股以26.82%的跌幅位居全球市场第二,仅次于希腊市场的跌幅。
正当整个市场沉浸在悲观氛围时,在随后的七八月以及10月份,A股迎来了两波快速攀升的反弹行情,上证指数最高攀升至3186.72点。
回过头来看,以券商为代表的机构预测失准,不仅体现在运行区间和走势方面,还表现为行业和个股的选择上。例如,排在2010年表现最差行列的金融板块,恰恰是2009年备受机构青睐的行业。此外,券商2009年底力推的“金股”——鞍钢股份(7.73,0.05,0.65%),更以累计48.58%的跌幅成为沪深两市最大的熊股。相反,年初被券商给予卖出评级的厦门钨业(47.59,2.70,6.01%),在今年的最大涨幅却超过3倍。
如今,又到了机构预测2011年的时间。纵观国内各大公募、私募以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频繁现身2011年策略研讨会的身影,我们会发现最受他们热捧的当属新兴产业和消费服务业专场。这些会场,就连门口都挤满了听众。
金融地产或有惊喜
但相比之下,金融、地产等分会场依然遭受冷遇。“我们邀请了万科董秘肖莉过来讲,以往只要她来,就会有很多基金经理愿意听一听。但这次发现还是人很少。”在申银万国高层看来,这个细节充分说明,机构投资者对这些传统行业已经彻底失去了兴趣。
而从参会的动向来看,显然买方机构的偏好依然停留在2010年,偏爱扎堆消费和新兴产业。但作为卖方的券商,却觉得这两大行业在去年的涨幅已经极为可观,未来的空间不大。于是,他们重新挖掘出一个新的方向——高端制造业。
2011年11月底,主流研究机构申万最早推出《追踪制造升级》的报告。随后的12月,不少券商提出看好制造业升级的投资品种。这也是继消费、新兴产业之外,较多机构群体看好的一大方向。而关于A股2011年的走势,机构普遍预测是前低后高。
但不得不提的是,券商对于2011年的股市预测,再次失准的概率依然很大。如此一来,2011年的“黑天鹅”将以什么方式出现,或是投资者更为关心的话题。
一位从业有15年之久的研究高层,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各大策略会感受参与机构的情绪变化,并以此作为反向指标。据其观察,目前最火的行业是消费和新兴产业,最受冷落的是金融和地产。而根据过往的研究经验来看,未来半年,热捧行业不会有超预期收益,而金融、地产则可能有惊喜。
还有一位专业投资者则喜欢追踪券商研究报告的变化趋势:当券商不断调高一家公司的评级和目标价,但仍追不上股价的上涨速度时,则说明上涨还将延续。在他看来,这套方法之所以管用,其本质是注重趋势、弱化预测。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选择随趋势起舞。“年初的预测只是作为参考,实际投资还是要结合市场。”有位资深的基金经理直言,他做研究员时,喜欢对市场做各种预测;但当他成为基金经理时,更多是应对市场,而不是做预测。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