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8日电(记者陆文军)2010年,国际经济格局依然风起云涌,一轮接一轮的财经事件,无不影响着全球市场的跌宕起伏,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人心惶惶,到量化宽松带来的“印钞”担忧,再到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纵观2010国内财经领域,“炒”风乍现,调控加压、“涨”声响起,不少也是受到国际财经事件的“输入性影响”,梳理2010国际财经“关键词”,或许能让年度财经图景更加清晰。
欧债危机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始终是2010年财经天空中最大的阴云,欧债危机进程成为主导今年全球市场的风向标。
发端于去年底,肇始于希腊的欧债危机,就像一场久治不愈的传染病,让2010年的欧元区风声鹤唳。在欧元的“跳水”声中,更让全球投资者产生恐慌情绪,全球市场起伏不定,导致黄金、美元同作为对冲欧元贬值的避险资产,出现罕见同向上涨。
世界进入2010年,正当中国迎来虎年春节之际,欧元区国家却在为是否援助陷入财政危机和融资危机的希腊提供援助吵得不可开交。眼看欧元核心国家德国对于救助小伙伴兴趣寥寥,市场对希腊和另外四个财政成色不佳的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给予了充分的“关照”。欧元区内各国讨价还价的拖延使得主权债务危机的火苗最终恶化为欧元信心危机的烈火,2010年5月和6月欧元汇率大跌和欧美股市跳水才迫使欧元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手出拳,通过巨额援助计划暂时平息了风波。
然而临近年末的11月,爱尔兰再度引发的恐慌表明欧债危机余波难平,走向不明,这场主权债务风波很可能将继续跨年上演。
量化宽松
接近于零的利率水平令美国“经济沙皇”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万分苦恼:利率工具已基本失效,拿什么来爱你,我的美国经济?
于是,美联储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这种被称为“量化宽松”的经济刺激手段粉墨登场。
虽然2009年3月美联储已经启动了一轮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购买,然而2010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使得美联储再次祭起量化宽松的法宝。2010年11月,美联储启动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注水”令全球其它货币“被升值”并引发了未来的高通胀预期,然而美联储仍然“美国中心”和我行我素,“印钞”效应不仅对外输出了更多的通胀忧虑,而且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