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 陈昊旻 见习记者 庞倩影) 截至4月30日,396家中小板公司全部披露完一季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超过70亿元,同比增长逾七成。不同行业的复苏步伐在中小板公司中得以印证。中小板公司分属的13个行业,除传播业、电力煤气业的净利润增幅略有下降外,其余11个行业业绩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造纸业、电器机械业、电子业、汽车零部件及纺织等板块的提升幅度较大,这与宏观经济复苏的轨迹一致。
观察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情况,可知机构对中小板之偏爱。
市场大鳄公募基金一季度大举建仓中小板股,如3月23日上市的新北洋(42.41,1.15,2.79%),上市后股价从35元涨至4月7日最高的54.99元;公司一季报显示,基金占据新北洋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九席,合计持有426万股,占流通股本的14.01%。
比公募基金还青睐中小板的是社保基金,数据显示,一季报社保基金合计新建仓25只中小板股票,新建仓15只深市主板股票,新建仓46只沪市主板股票。其中,在社保基金新建仓比例居前三名的公司中,全部是中小板,分别是永太科技(45.60,-0.40,-0.87%)、汉钟精机(24.82,-1.64,-6.20%)和皇氏乳业(26.50,-0.02,-0.08%)。在社保基金新建仓比例居前十强的公司中,亦有半数是中小板公司。其中永太科技是一季度社保基金新进建仓最高的股票,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一组合在一季度从二级市场大量买入297.78万股,成为永太科技第一大流通股东,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被机构占据。
机构的恩宠,既让筹码趋近集中,也让中小板风极一时,其在羸弱市道中小板持续扮演“猪坚强”角色。但也由于中小板中前期获利盘有急于获利兑现的要求,导致了中小板承受了较重的抛压。从上周盘面来看,中小板整体释放系统性风险的迹象十分明显,如4月29日中小板中共有5只个股跌停,不仅包含了前期持续单边上扬的诺普信(32.20,-2.00,-5.85%)、联化科技(26.01,0.18,0.70%)、东方雨虹(27.20,-2.98,-9.87%),也包括持续横盘振荡的沃华医药(19.04,-2.11,-9.98%)和利尔化学(19.61,-1.88,-8.75%)。
在大盘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小板整体补跌似乎已成大势所趋,其标的中小板指(5939.441,-172.24,-2.82%)数已经形成标准的双头形态,短中期均不乐观。在中小板见顶迹象明确后,市场预计板块整体或将展开中期调整。而实际存在的估值偏高、不同公司成长性的参差不齐、面临的发展前景迥异等问题,将会使今后板块个股共涨共跌的局面逐渐改变,中小板个股走势面临进一步分化,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常态。
至于具体的调整方式,考虑到由于中小板目前仍是市场的人气品种,且市场流动性并不支持风格转换,因此,预计经过短线急跌后,中小板整体或将呈弱势振荡下行,而手机支付、三网融合、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股的动向将成主流炒作态度。
新亚制程(39.36,2.77,7.57%):“生不逢时”的科技股
作为电子制程领域综合实力全国居首的电子制程供应商,新亚制程本是在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明显受益的个股之一。但随着大盘短期迅速下调,题材股纷纷开始补跌,新亚制程上市后的表现可谓相当惨淡:4月14日至今股价持续下跌,当中还出现两次“一”字跌停。和上市首日最高价68元相比,目前39.36元已跌去57.88%。其间进场资金损失惨重。
但这样的情况,在大盘企稳后料将发生转变。中小板个股目前仍是资金紧密关注的重点,和新兴产业规划相关的高科技个股也是众多机构一直看好的品种。未来如成交量能逐步放大,股价站稳回升并非难事。
部分筹码集中中小板个股
证券 证券 去年底 一季度 变化 今年累计 4月份来累
代码 简称 股东数 股东数 幅度(%) 涨跌幅(%) 计涨幅(%)
002332 仙琚制药(14.37,-0.54,-3.62%) 133269 34349 -74.23% -28.26 -19.72
002329 皇氏乳业 43186 11357 -73.70% -7.86 -4.47
002007 华兰生物(72.02,-1.98,-2.68%) 59228 23405 -60.48% 29.95 14.68
002320 海峡股份(57.34,-1.40,-2.38%) 19364 8490 -56.16% 12.04 -9.50
002331 皖通科技(36.86,-1.21,-3.18%) 20989 9835 -53.14% -14.74 -19.57
002327 富安娜(37.49,-1.50,-3.85%) 20589 9796 -52.42% -5.47 -6.42
002022 科华生物(20.20,-1.20,-5.61%) 51090 27177 -46.81% -7.72 -18.22
002328 新朋股份(23.00,-0.30,-1.29%) 52431 28037 -46.53% -13.37 -6.77
002318 久立特材(30.99,0.00,0.00%) 24080 14108 -41.41% -6.46 -18.45
002230 科大讯飞(42.09,-0.81,-1.89%) 15758 9415 -40.25% 16.80 3.24
002303 美盈森(30.60,-1.90,-5.85%) 23263 14469 -37.80% -2.86 -11.94
002249 大洋电机(39.93,-0.93,-2.28%) 25693 16222 -36.86% 14.58 2.18
002256 彩虹精化(14.68,-0.39,-2.59%) 16146 10372 -35.76% 1.31 -10.81
002113 天润发展 15943 10323 -35.25% 16.58 -18.89
002183 怡亚通(18.25,-0.65,-3.44%) 24980 17129 -31.43% 5.61 1.11
002074 东源电器(12.93,-0.99,-7.11%) 17254 11850 -31.32% -8.04 -9.39
002325 洪涛股份(31.45,-0.55,-1.72%) 14669 10357 -29.40% -5.21 -10.40
002054 德美化工(22.80,-0.88,-3.72%) 24828 18118 -27.03% 5.60 1.56
002315 焦点科技(83.50,0.10,0.12%) 13980 10253 -26.66% 21.76 11.65
002158 汉钟精机 12713 9551 -24.87% 31.39 1.31
002163 中航三鑫 23014 17301 -24.82% 33.06 12.68
002292 奥飞动漫(45.60,-1.53,-3.25%) 22489 16922 -24.75% 7.32 -5.00
002253 川大智胜(42.38,-1.62,-3.68%) 6519 4934 -24.31% 16.40 -8.15
002210 飞马国际(14.92,-0.75,-4.79%) 17376 13272 -23.62% 24.33 10.11
002077 大港股份(8.76,-0.74,-7.79%) 21459 16547 -22.89% 14.96 -5.91
002036 宜科科技(10.92,-0.47,-4.13%) 23245 18012 -22.51% 41.27 4.40
002140 东华科技(52.60,-1.99,-3.65%) 6956 5409 -22.24% 25.84 -10.04
002159 三特索道(18.13,-0.52,-2.79%) 16078 12536 -22.03% 26.96 -0.22
002073 软控股份 21179 16555 -21.83% 1.43 -4.73
002037 久联发展(18.53,-0.62,-3.24%) 13926 11057 -20.60% 0.27 -6.32
新北洋:众基金“有进无出”
一季报显示,3月份进场的机构十分之多,前十大流通股东被机构“占满”。当中包括上投摩根、中银旗下的各三只基金、天冶核心成长、摩根士丹利华鑫领先等等。实际上,从上市第二天开始,新北洋便成为机构连续追捧的对象。以下一组数据很能说明情况:
3月24日,4家机构累计买入7660余万元;
3月29日,一机构买入364.21万元;
4月2日,两机构买入3700余万元;
4月8日,两机构买入2300余万元。
从K线图和分时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此期间机构的建仓成本介于40元至50元之间。与此同时,除3月25日有两家机构卖出合计2500万元左右外,其他机构并无离场现象。但该股在4月份见顶回落,股价已迅速从最高55元附近跌至目前42.41元。可以肯定的是,除去3月份入场的机构尚能持平外,后期进场的机构已明显“被套”。而持续萎缩的成交量则说明,机构其间“斩仓”可能性不大。
参照此前中小板新股的炒作路线,机构资金在前期迅速拉高收集筹码后往往会以“挖坑”形式进行一次洗盘。在洗盘进入尾声后,随着股价逐渐回到成本附近,成交量会有突然放大迹象,同时股价迅速脱离成本区,形成一波其借之“解套”并获利的主升浪。在大盘企稳后,新北洋复制这一情况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而在后期的中小板炒作中,资金在选择品种上定然有所倾向,行业分布成为关键因素。作为高铁打印机的唯一供应商,公司受益我国大规模的高铁建设,有着明确的成长性。今年一季度同比46.62%的业绩增幅便是明证。
仙琚制药:中融恒泰“套牢”
该股上市后,筹码出现迅速集中。一季报显示,持有流通股最多的赫然是中融国际信托旗下的一款产品———中融恒泰一号,合计持有107万股,占流通股本的1.25%。
但中融恒泰一号目前已明显被套。从4月1日开始,该股见顶回落,至今跌幅已达19.81%。此外,目前股价仅为14.37元,和一季度的最低价16.14元相比也有超过10%的差距。这意味着,无论中融恒泰一号何时买入,目前账面都已出现亏损。
不过,资料显示,公司的前景似乎仍值得期待,所处的是当前各方机构一致看好的医药行业,而且据了解,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甾体类药物生产企业,在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的大背景下,有望通过兼并重组巩固自身的行业地位。
公司一季报透露,预计上半年同比增长幅度在50%以内,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813.36万元。
华兰生物:复权价超500元的“白马股”
A股市场上很少有像华兰生物这样的优质上市公司。这样的话似有溢美之嫌,但仔细看看业绩便会发现评价不算过分。今年一季度,公司便实现2.07亿元的净利润,而去年同期不过3442.6万元,同比增长5倍。据公司方面称,主要原因是公司血液制品销量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八成;其次则是控股子公司860万剂甲流疫苗在报告期内陆续确认收入;此外控股子公司的新疫苗产品也开始产生销售收入。
而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公司方面表示,由于血液制品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控股子公司的甲流疫苗还将陆续确认收入,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将同比增长超过300%。
如此优良的业绩对机构自然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一季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基金占据6个席位,仅汇添富旗下两只基金便合计持有近230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达6.3%左右。股东数也在机构大量加仓下大幅减少,从去年底的59228户急剧缩减至23405户,减幅约60%。
机构资金的涌入有充分的理由。即便不考虑目前的业绩增长势头,从过往公司股价表现来看,其走势也不会让人失望。该股上市首日最高价也不过31.48元,上市后至今一直保持不错的利润分配,不乏高送转,目前股价复权后已达500元之上,回报惊人。陈昊旻、庞倩影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