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锐
强势市场的周一往往是延续恒强,开门见喜的日子,而弱势市场的周一则让人提心吊胆,因为这个时候场内资金往往对假期颇为敏感,在这段时间积累的“退出情结”会让人越看到大盘的样子越想卖,于是休息日后的周一往往就形成了继续下跌。还算不错的是,这个周末并不像上一周,再产生什么明显具有杀伤力的利空,相反看上去应该是利好居多。
先来看境外市场,美国上周五公布的房屋销售数据显示,得益于减税政策即将到期、抵押贷款利率较低和天气明显改善, 3月份经季调并年化的新屋销售总量增至41.1万幢,环比大涨27%,涨幅创下了1963年4月以来新高,而41.1万幢的值本身也是去年7月以来的最大的,明显超出了各方面的预期。再加上希腊危机被“正式求援”影响暂时告一段落以及德国利好的商业信心报告推动,欧美股指在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联袂大涨。道指在消化了“高盛门”以及耐用品订单不及预期的利空后,甚至创下了2004年1月16日之后最长连续上涨纪录——连续八周攀升。纳指也继续第八周的上扬。受到强劲推动的刺激,今天亚太重要股指也大多实现了1%以上的中幅上涨,包括一直被A股拖累显得较为疲软的恒生指数。即使这不算做“利好”,相信也没有人认为这会是利空吧?
再来看国内方面,笔者在上周提到的股指期货市场“投机多,套保少”,“游资成为掌握主要话语权的势力,反而加剧短期行情波动”的问题似乎也即将得到解决。周末,中国证监会同时发布并实施《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和《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新规定明确,券商自营参与股指期货限于套期保值,下一步经批准方可参与其他目的的交易;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仍沿用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根据该规定,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其持有的买入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0%,持有的卖出合约不得超过基金持有的股票总市值的20%。同时,各类基金持有的买入期货合约价值与有价证券市值之和,不得超出其契约规定的权益类资产上限。以后视情况再逐步放宽。这也就意味着有责任约束的券商资金和公募基金即将参与期指交易,即使我们以前再怎样认为他们有诸多“不是”,也必须承认期指博弈市场必须有这样一份重要的力量加入,才能切实地扮演好稳定器的作用。同样,这即使不算做利好,也绝对不算做“利空”,再加上国税总局澄清物业税试点谣言,轻松许多的A股现货市场完全应该走出可观的红盘行情。
但是,周一A股的走势似乎又让人失望了,它既没有走出“报复性的大涨行情”,也没有达到“焉有不涨之理”的地步,在高开之后卖方出动迅速将指数打至小跌,其后短暂盘稳,却又无法向上继续冲击,最终主板指数都以小涨报收,幅度显然不在预期之内,比起港股近2%的涨幅更是可以用“疲软”二字来形容。实际上在这种“小打小闹”的局面下个股行情有没有呢?明显有,可以看到早盘两市红盘家数依然多于绿盘家数,显示个股反弹的欲望依然强烈,尤其明显的是,中小盘股中的重要活跃力量创业板和高价新股今天出现了集体跳水,可是中小板综指却依然是主要股指里最强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在周末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了,原因就在于八股是个“大集体”,东方不亮可以西方亮,只要总体上红多于绿,市值处于膨胀状态,那么小盘股的部分崩跌也是无碍局面的。
大盘股可就完全不同了,同样是周评中的话,在最后总结时笔者说到:“在二八之间距离越来越大的时候,二股的趋于稳定将使得大盘再出现破位下跌的概率趋近于0,120周线和60周线的支撑依然有效,而二股目前阶段所有的反弹都应该视为超跌反抽,其无法起一波行情的特质也决定了大盘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上涨空间”。今天的行情出现了暂时止跌但又无法上涨的局面,也印证了这种预测,不少权重股甚至连止跌都没有达到,这也拖累了指数的表现,譬如港股中的中国平安(51.37,-0.40,-0.77%)和工商银行(4.54,-0.01,-0.22%)今天都出现上涨,但A股的中国平安还处于被半年线压制地步,工行的A股显然就更弱了。在这样一种局面下,关注个股才能使你获得超越指数的收益,也只有关注个股才能发现做多力量的“暗流”所在。
虽然只是十字星,但“黑周一”的阴霾已经在慢慢消除,这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指数既然还在走艰难的止跌过程,尤其是上方反压的军衔还难以马上突破(沪综指仍然未过五日均线),都表明目前这样的震荡窄幅整理是多空双方较能接受的局面。午后除非蓝筹股目前就决定“修正价差”,指数或有表现机会,否则在这个位置如此“别扭”的局面恐怕又要等到思维慢慢转换过来才会被发现,把握热点个股,尤其是在上述提到的两种题材消退的情况下新一轮的强势个股仍应该是目前的主流思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