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股玩不动,结伴到概念股里淘金
周宏
以新技术、新能源、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产业,成为基金一季度最积极买入的行业,这是最新发布的基金一季报显示出来的。而同时,采掘、金融、金属、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等当年的支柱龙头行业,被基金大幅减持。
急调车头 基金喜“新”厌“旧”
天相统计显示,621只基金一季度大举增持新能源新技术集中的行业。新技术、新能源、新商业模式集中的信息技术业、医药生物制品、机械设备仪表、交通运输仓储和电子行业跻身基金增仓的前五大行业。
其中,信息技术业以基金净增仓1.19个百分点,位列基金当季度增持行业榜前列,不过以季度末持有比例看,信息技术业只占基金总净值的5.15%,仍有一定的提升潜力。
另外,医药生物制品,机械设备仪表,交通运输仓储业和电子行业的基金持仓,也分别上升了0.37~1.0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行业一季度内上涨了9.67%,成为当季市场内的明星行业。
而一季度基金减持的重点,则在于过去的“龙头行业”,煤炭有色集中的采掘业首当其冲,当季度基金净减仓2.98个百分点,持股市值从1474亿元下降到878亿元。
金融保险业也再次遭遇基金减持,当季度基金的持有比例已经下降到16.68%,持股市值跌破3000亿,无论行业的估值还是基金持有的比例都已经降至近两年的低点。金属、非金属、房地产和建筑业也成为基金减仓的重灾区。倘若把上述名单放回到一年前,当季减持的5大行业,恰恰是过去一年中基金最看好的行业。
扎堆布局 新增榜成“牛股大本营”
而落到个股层面上,行业景气以及主题成为基金增配的主要方向。
当季度基金增持的前50大公司中,中国太保(26.97,0.08,0.30%)、华兰生物(72.50,-1.30,-1.76%)、ST伊利、浦发银行(20.39,0.20,0.99%)、上海机场(17.91,-0.13,-0.72%)等位居前列。其中太保因保费增长迅速和投资范围拓宽而受到基金青睐,华兰则因为流感疫苗的成功而备受关注,浦发银行因移动支付的新业务也受到“关照”,上海机场则受到世博主题的推动。
另外,基金大举进货的股票还包括A股的乳业龙头股伊利、航空股的龙头中国国航(13.95,-0.22,-1.55%),以及广汇股份(36.44,1.98,5.75%)、民生银行(6.92,-0.04,-0.57%)、国电南瑞(41.77,0.06,0.14%)、金风科技(24.00,0.38,1.61%)以及康美药业(14.40,0.15,1.05%)、格力电器(24.74,-0.16,-0.64%)、同方股份(27.87,0.00,0.00%)等。总体看、医药、信息技术、消费品、公用事业(2311.623,-5.01,-0.22%)等个股始终是基金增持的主要方向。
而基金重点减持的行业则主要包括中国平安(51.77,0.00,0.00%)、中信证券(28.94,0.00,0.00%)、北京银行(13.74,0.05,0.37%)、兴业银行(29.51,0.03,0.10%)、海通证券(13.91,-0.12,-0.86%)、深发展A(20.16,0.57,2.91%)、中国神华(27.52,-0.07,-0.25%),泸州老窖(33.97,-0.18,-0.53%),宝钢股份(6.71,-0.15,-2.19%)等,皆为过往基金重仓持有的个股。总体看,券商股、银行股、煤炭股成为基金重点减持的方向。
基金新增股则成了名副其实的牛股“大本营”。除去新增市值第二名华泰证券(19.36,0.03,0.16%)外,基金前十名几乎成了近期强势涨停个股的主要名单。其中包括上海医药(17.93,0.28,1.59%)、ST东航(9.47,-0.26,-2.67%)、神州泰岳(74.300,-5.55,-6.95%)、包钢稀土(37.99,-0.27,-0.71%)、洋河股份(144.62,-2.33,-1.59%)、佛塑股份(13.08,0.15,1.16%)、东方明珠(13.34,-0.38,-2.77%)、四川长虹(6.99,-0.17,-2.37%)、哈飞股份(25.18,-0.68,-2.63%)、万邦达(145.510,3.71,2.62%)等。
而当季度剔除的个股则包括中山公用(27.43,0.64,2.39%)、海南航空(8.10,-0.07,-0.86%)、太工天成(22.80,-0.07,-0.31%)、天山股份(25.11,-0.19,-0.75%)、广深铁路(4.21,-0.04,-0.94%)、南宁糖业(20.41,0.28,1.39%)、粤电力A(7.64,0.02,0.26%)、江西铜业(35.30,-0.31,-0.87%)、中国铝业(12.23,0.01,0.08%)、报喜鸟(24.05,0.19,0.80%)等,行业较为分散。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