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邮票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大多以纪念事件和人物为主图,有时还印有纪念邮票的名称。和普通邮票一样,也属于通用邮票,一般可贴用于各种信件。
纪念邮票是为了纪念国际、国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知名人物以及其它有纪念意义的的事物而发行的邮票。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知名人物以及其他值得庆祝、纪念或广为宣传的事物而发行的邮票。它在作为邮资凭证的同时,又是很有意义的纪念品和宣传品。
世界上最早的纪念邮票,是1871年秘鲁发行的纪念南美最早的铁路通车20周年邮票。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894年清政府发行的“慈禧寿辰”邮票,共九枚。中国解放区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938年9月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发行的"抗战军人"邮票,只有一枚,红色,无齿孔,无面值,是供战士免费寄家信用的。新中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发展历程
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894年11月7日为纪念慈禧太后60寿辰发行的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纪念邮票都有标记,在邮票上印有“纪”(1967年以前,中国共发行纪念邮票124套,在邮票的左下角都印有一个"纪"字,另外还有东北贴用纪念邮票8套,无齿票1套)或“J”(1974年~1992年),1992年以后不再采用J和T的编序方式。
新中国从1949年至1992年的43年间发行纪念邮票约300多套。这些纪念邮票以中国国内和国际上重大事件、古今伟人和重要纪念日为题材。如“开国大典”邮票,是根据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设计的。它以庄严的画面,生动地记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又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不少科学发明走在世界的前列:数学家祖冲之,在公元5世纪就已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药物学家李时珍花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蔡伦在公元105年就对造纸术作了改进和推广。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发行3套“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人物的景仰,也是对后人的激励。体育活动也是中国纪念邮票的一项重要题材。从1949年到1992年,中国发行体育邮票20多套、200多枚,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邮票特点
(一)纪念邮票的票幅很大,图案比一般的邮票印刷精美。
(二)邮票发行数量较少,出售的时期也较短。
(三)纪念邮票一般不会重印,不象普票那样多次印刷。
(四)纪念邮票只在特定的年、月、日发行。
保存方法
第一,收藏邮票要使用干燥的小护邮袋包好,然后放入干燥的集邮册中;
第二,要重视邮票存放的的环境。首先不能长期处于日光照射之下,否则可能引发邮票变色;其次,不能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因为邮票是纸质的,有比较强的吸水力,很容易发生霉变。所以最好将邮票收藏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可以配合放一些干燥剂。在北方要注意不要过度干燥,在南方一定要注意防潮;
第三,如果是选择集邮册收藏邮票的,还要注意集邮册摆设方法,尽量不要叠在一起放,这样时间一长,册子内的邮票会被书的重量挤压地出现痕迹,因此,集邮册的摆法应该像图书馆内的书一样,站立并列存放,不能让它东倒西歪,册子与册子之间也不宜太多紧密,留出一些空隙。
第四,平常观赏或者移动邮票时一定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要用专门的小镊子夹取,因为手指上的往往会有油性的分泌物,可能会在邮票上留下指纹,时间一长,痕迹会显现出来,从而会破坏邮票的品相。
1、熊猫金银币、金套猫、生肖金银币、体育运动、各届奥运会、亚运会、锦标赛等;杰出历史人物、世界文化名人、古代发明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黄河文化、石窟艺术、丝绸之路等本色金银币、京剧艺术、脸谱、文学名着西游记、红楼梦、神话故事等彩色金银币、1/2盎司金、5盎司金币、方金方银币,公斤金银币
2、康银阁连体钞、长城连体钞整版钞、香港、澳门连体钞、四联体大全套、小全套、连体钞套装,八连体、三联体、双连体
3、热门纪念钞,千禧年单龙钞、双龙钞、2008年奥运钞、建国50周年纪念钞、中国银行百年纪念钞、荷花钞等
4、一二三版纸币、百张、千张、万张、银行整箱未开箱、各种大全套、小全套。
5、流通纪念币,生肖贺岁币、文化遗产币、珍稀动物币、伟人纪念币、体育运动纪念币、建行40周年纪念币、宁夏自治区纪念币。
咨询热线:13509262566 鉴定QQ:2573900500
289